作為全國惟壹的省級集中連片貧困地區,西藏采取“靶向療法”精準劃定扶貧對象。全國人大代表、西藏山南地委副書記、行署常務副專員雲丹介紹說,“山南地區把建檔立卡作為精準扶持、精準管理的重要抓手,要求識別扶貧對象的全過程都要有群眾參與,做到民主評議和集中決策相結合,公開、公平、公正合理確定扶貧對象,確保真正的扶貧對象進入幫扶範圍。”
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既要找準貧困對象,還要找準致貧原因。全國人大代表、陜西省安康市委書記郭青指出,“安康屬於秦巴山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我們通過逐村逐戶摸底調查,梳理出五大類主要的致貧原因,包括因基礎設施落後致貧、因生存環境制約和自然災害致貧、因上學致貧、因地方病和突發重病致貧、因殘疾和智障致貧等。”
對貧困對象和致貧原因的精準識別,有利於提高扶貧工作的針對性和有效性。全國人大代表、江西省贛縣五雲鎮黨委副書記、鎮長明經華告訴記者,“我們會根據貧困戶的不同情況,因戶施策,有針對性地進行扶貧。比如,對於孤寡老人或因病致貧失去勞動能力的,就幫助其申請低保;對於家裏有勞動力、因就業信息不通暢致貧的,就為其提供就業信息,並組織接受專業技能培訓;對於因教育致貧的,就通過鎮裏成立的教育基金會,對貧困學子進行幫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