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停止定投的原因壹般有兩個:基金處於虧損狀態或者市場大幅下跌。無論是哪種情況,此時停止定投都是不明智的。因為采取定投的策略本身就需要嚴格的執行和長期的堅持才能成功。
在市場低迷的時候,更需要堅持定投。基金定投不是壹次性投資,而是有很多投資。正是因為那些在市場低迷時堅持的定投,才能降低基金的買入成本,在後續市場回暖時更容易獲利,賺取更高的預期收益。
舉個例子,假設姬敏A和姬敏B都投資滬深300指數,6月65,438+0,065,438+0,每月定投65,438+0,2065,438+065,438+0下半年股市繼續下跌。
姬敏A堅持定投,兩人最終都投在了2065438+2005年6月的牛市高點。此時,姬敏A的定投收益率為104.25%,而基金B的定投收益率僅為59.42%。之所以預期收益減半,是因為堅持定投的姬敏,基金購買成本更低,基金份額更多。市場好轉時,預期收益自然高於此。
當然,有些基金可以處於壹兩年或者三四年的下滑狀態。這個時候基金定投就不管用了,但是投資是壹個更大概率的博弈。雖然基金定投不保證賺錢,但是只要決定采用這種策略,正確的姿勢就是堅持投資記錄,充分發揮定投的優勢來分散成本。如果在開始定投後就退出“割肉”,結果只會影響最終的預期收益,甚至造成虧損。
介紹閱讀:
什麽樣的基金適合定投?基金定投的兩個關鍵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