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金絲猴分布於貴州省境內武陵山脈之梵凈山。現在的具體分布地點主要在江口縣的月亮壩、柏枝坪;松桃縣的泡木壩、田家壩、白雲寺、牛鳳包;印江縣的亞盤嶺、淘金河上遊和護國寺。
相關說明
黔金絲猴(學名:Rhinopithecus brelichi)體長64-73厘米;尾長70-97厘米;重量8-15公斤。黔金絲猴的體型略小於川金絲猴,臉部灰白或淺藍,鼻眉脊淺藍。吻鼻部略向下凹,前額毛基金黃色,至後部逐漸變為灰白。
背部灰褐,從肩部沿四肢外側至手背和腳背漸變為黑色。肩窩有壹白色塊斑,肩毛長達16厘米。頸下、腋部及上肢內側金黃色,尾基深灰色,至尾端為黑色或黃白色。幼體色淡,通體銀灰。
群居性動物,壹般約150-250只群居生活,壹個群的大小在四季有分合的變化。活動範圍大,最大群有400多只,種群中雌性與雄性的數量基本相當,為多雄多雌的混合家族群。食物為植物性的葉、芽枝、果實及樹皮。雌猴發情季節為夏秋及初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