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振寧在粒子物理學、統計力學和凝聚態物理等領域作出了裏程碑性的貢獻。20世紀50年代和R.L.米爾斯合作提出非阿貝爾規範場理論;
1956年和李政道合作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稱不守恒定律;在粒子物理和統計物理方面做了大量開拓性工作,提出楊-巴克斯特方程,開辟了量子可積系統和多體問題研究的新方向等。此外,楊振寧推動了香港中文大學數學科學研究所、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和中山大學高等學術研究中心的成立。
1957年,與李政道因***同提出宇稱不守恒理論而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71年10月,楊振寧在美國參議院外交關系委員會舉行的“歸還沖繩協定”聽證會上作證。他從歷史、地理和現實的角度全面講述了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事實,為維護中國領土完整做出了重要貢獻。
擴展資料
楊振寧建立了壹流的物理實驗室60多座,其中包括清華大學高等研究中心,南開大學理論物理研究室。並且為清華和南開大學壹***籌集了20億美元的科研經費。而且他也清華大學的名義發表了30多篇的論文,壹下子提高了,我國的物理研究水平,提高了我國科學在世界當中的地位。
2004年,他還在清華大學講課,對於提高清華大學物理水平有著非常大的作用。而且他在清華大學授課不要工資,她甚至賣掉了自己在美國的壹處豪宅,向清華大學捐助了100萬。在清華大學設立了楊振寧獎學金,楊振寧基金會,他所做的這些都是為了不斷的促進清華大學的科研水平。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楊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