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的形式編輯
1、開辦“教育扶貧班”
2、剩余勞動力轉移培訓與就業扶貧
3、為國家扶貧重點縣建立現代遠程教學站
4、實施教育扶貧工程
5、設立教育扶貧基金,為貧困學生提供必要而穩定的經濟保障
6、捐獻錢物
7、國家和社會機構為學校提供各種資金,為在校學生提供獎、貸、勤、補、減的資助體系
2扶貧範疇編輯
這些內容中,直接針對各類教育系統中的在校貧困生的資助則屬於教育救助的範疇,而教育扶貧針對的是貧困地區的教育事業發展,以及貧困地區貧困勞動者基本素質的提高。這兩個概念都屬於社會救助的範疇,但在實際運用中,卻經常被混為壹談。[1]
2016年國務院扶貧辦在教育扶貧方面將配合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部門,出臺特惠教育政策,大力推進職業教育,努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