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各類創業咖啡館在各地開始風起雲湧。這當中,自己沒有成熟的想法和經營模式的跟風的占了絕大多數,掛羊頭賣狗肉的,壹邊靠創業的由頭騙取政府或有關部門和機構的優惠條件,壹邊準備靠傳統的餐飲賺錢的也不在少數。這些跟風的各類咖啡館,除了有當地政府或大佬背景支持的可能不在乎壹時半會地虧損,大多的跟風者會發現,創業咖啡館只是壹個看上去很美的故事,想要靠孵化項目賺錢,需要交的學費還有許多,想要靠傳統的餐飲賺錢,更不是壹件容易的事。今年以來,創業咖啡館有這麽二條思路和模式比較引人關註:壹是創業咖啡館在資本的鼓動下開始較大動作地介入商業地產和風險投資,圍繞創業者打造創業生態鏈,組建創業生態圈,跟隨創業者的成長為創業者提供壹條龍的服務。二是幾位地產界大佬的創業項目,如SOHO中國董事長潘石屹推出的辦公短租產品SOHO
3Q、原萬科高級副總裁毛大慶離職後,剛剛推出他的新項目“優客工場”和曾任SOHO中國副總裁的王勝江聯手洪泰基金打造的“洪泰創新空間”等。全球範圍內,類似的聯合辦公服務商在過去5年內從300家增長到6000家。國內的創業服務在同時間內也達到了壹個新高點,過去壹年時間裏,YOU+公寓,SOH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