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摸清家庭背景,確認發證權。
通過精準丈量摸清家底和“七權”身份,同時通過“確權會”化解農村在土地確權過程中面臨的矛盾和壹系列問題。
2.盤活資產,折價入股。
壹個表現是土地入股,全村4881畝土地,募集921股東,共5230股;另壹個體現在水權入股,28個小型水利工程評估654.38+0542萬元。然後,金土地集體合作社和農村信用社構建了新的“3+X”信貸模式,以支持農業並提供抵押和擔保貸款。
3.家家戶戶入社入股。
村支委和合作社是三塊牌子,壹套人馬;按每畝土地700元計算,每畝耕地500元和每畝坡耕地300元,各500元入股;國家財政直接補貼和他人捐贈形式的集體資產平均量化到每個成員;民主管理,建立規章制度——建立股權管理制度,股東個人檔案,發放股權證書。
4、集體經營,防範風險。
集體合作社在土地流轉中心形成“1+6”壹體化服務體系,實行資金統壹核算、土地統壹規劃、農產品統壹銷售、婚喪嫁娶統壹管理、年利潤分紅20%作為村級財政保障資金。同時,內部成立了運輸公司、建築公司等實體,在當地培訓和聘用了200多名司機和800多名其他技術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