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克菲勒基金會對中國研究的發展
參與發起西方“漢學”始於歐洲,已有幾個世紀的歷史。美國起步較晚,最初是從歐洲傳過來的。學術界從20世紀20年代末開始對中國產生興趣,並意識到研究中國的重要性。羅克韋爾基金會從壹開始就參與了該項目,並積極支持推廣。1928 65438+2月1,首屆美國促進中國研究會議在紐約哈佛俱樂部舉行。發起者是美國學術協會理事會(ACLS),贊助者是羅克韋爾基金會。出席會議的有ACLS負責人、美國東方學會會長恒慕義(老先生,時任國會圖書館中文部主任)等壹批早期漢學家,並特別邀請了法國著名漢學家伯希和進行指導,表明美國的中國研究尚處於起步階段。與會者對西方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無知表示感謝,並強調了建立“中國學”的重要性。會議通過了幾項影響深遠的決定,包括在ACLS領導下成立壹個促進“中國研究”的常設委員會(後來的“遠東委員會”),編制壹份世界漢學家名單,設立獎學金培養年輕漢學家,舉辦以遠東研究為重點的研討會。這次會議意義重大。從此,‘中國研究’正式進入美國學術研究領域,並在後來幾年發展迅速。羅克韋爾基金會在這方面做出了巨大的開創性貢獻。二戰結束前,在它的推動和資助下,美國十幾所著名大學建立了以中國為中心的遠東研究圖書館,後來發展起來,享有很高的聲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