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此,2018年初,新光源成為廣信集團,並提供總融資額不超過30億元的擔保。然而,今年7月,停牌半年的廣信遠成拋出83億至6543.8+08.4億元收購港企中國傳動的方案,其中50億需向廣信集團借款。然而,母公司廣信集團已陷入流動性危機,這數百億收購資金從何而來令人懷疑。
債券違約後,廣信集團發布公告回應:受宏觀降杠桿、銀行信貸收縮、民營企業融資困難等多重因素影響,公司流動性問題導致無法按時還本付息。
對此,廣信集團新聞發言人徐軍也表示,除了企業自身缺乏流動性控制外,違約的主要原因首先是受財務狀況、環境、政策變化的影響;其次,今年以來,全國範圍內頻繁發生債券違約事件,極大惡化了浙商的金融生態。與此同時,前不久突然引發附屬評級機構負面事件的意外因素,也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多個重大融資計劃的進度。
經濟學家宋清輝說:“債券違約的原因包括管理不善、現金流不暢和外部擔保等各種因素。今年以來,債券市場違約事件頻發,尤其涉及上市公司較多。這是因為壹些民營企業杠桿率過高,無法再借新還舊,導致違約。債券違約也導致部分債券基金大幅下跌,參與的投資者也損失慘重。投資者在購買債券基金時也要仔細甄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