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殷通先生有錢了,他也沒有忘記小時候許下的這個諾言。他深受陳嘉庚先生和李光前先生“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思想的影響。抗戰勝利後不久,李銀桐先生撥款興建被戰爭破壞的廈門大學和集美學校,後又撥出巨資支援南安國光中學、民族小學、蘭苑中學、泉州培元中學和集美大學。為了幫助更多的人,尹彤先生在泰國、香港和他的家鄉眉山成立了眉山福利基金會。
65438至0980年,殷通先生在對廈門進行了詳細的考察和了解後,果斷地向福建省領導提出了在廈門建設“自由港”的設想,並得到了中央的肯定。鄧小平說:“這位華僑提得好。”廈門最終實施了壹些“自由港”政策,為廈門經濟繁榮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我們很想讓李老親自說說他的壹些經歷。但他的激動讓在場的人都有些擔心,擔心過度刺激老人很可能會讓他舊病復發,甚至危及生命。為了穩定老人的情緒,我們停止了采訪。盡管如此,采訪中的點點滴滴還是讓我們受益匪淺,我們的內心不斷被激蕩和洗禮。李老的壹生是傳奇的。他熱愛國家,可以付出壹切。他的性格堅強不屈,在大義面前從不含糊。他用壹個男人的鮮血為自己的人生寫下了無悔的篇章。
很少有人知道他的愛國主義和對家鄉的愛,以及他從中獲得的起起落落...
這位可親可敬的老人於2002年6月165438+10月65438+2月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