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持倉結構上看,葛蘭的醫療基金配置的重點品種,都屬於原先醫療行業中的白馬股。
這類重點醫療企業,受益於疫情之後整體貨幣環境的寬松,以及市場對高成長屬性個股的追捧。然而,在美聯儲放出加息預期之後,以納斯達克指數為代表的成長股已經遭遇了較大的回調壓力。
在A股市場上,光伏、新能車、鋰電、生物醫藥等原先熱門賽道的成長股,都出現了幅度不小的回調。同時,國內醫療行業的部分白馬股還遭遇了美國單方面的“黑手”。
這種價格回調幅度,可能會隨著個股估值泡沫的釋放而減小,但醫療股的上漲阻力,在美聯儲的加息周期內仍然很大。
因此,大的宏觀環境不支持醫療基金的“快速翻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