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數基金:管理目標:復制相關指數的走勢。如上證50ETF,他的目標就是用50只股票去模擬上證指數的走勢,通俗點講就是,大盤漲1%,50ETF就漲1%,但絕對相同時不可能的。不過從歷史來看,50ETF與大盤漲跌同步。也就是說妳買指數基金,相關指數漲多少妳就漲多少,跌多少,妳就跌多少。
股票基金:我國規定股票基金持有股票比例至少為60%等規定,且類型很多,具體要看這只基金的定位,而且要看基金經理。有可能同樣的定位,這只漲了100%,而那只壹點沒漲。
從個人角度來比較:
1.指數型基金,是由市場來決定的。人為因素可以忽略。漲跌不受個股,個人控制。完全取決於市場。
2.股票基金,人為因素幹預比較嚴重,波動壹般會大於指數型基金。
3.指數型基金收益率是市場的平均值,漲幅跌幅相對股票基金較小。
4.股票基金,壹般來說,漲跌幅會大於指數基金,風險相對比較大。但也有很大可能牛市跑不贏指數基金,取決於基金經理。像王亞偉,劉建波操作的基金只是數百只基金裏的兩三只。很多都很差。
5.如果說從20年,或更長遠的時間來看,指數基金幾乎就是這個國家經濟成長的體現。這個國家不斷增長,指數基金就不斷上漲。去看道瓊斯指數就知道了,100年拉長來看,不斷上漲。中間的振幅就被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