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11月16日,張自忠被以國葬之禮權厝於重慶雨臺山。後來,馮玉祥在墓畔種植梅花,並仿效明代史可法所葬的揚州梅花嶺,將此山改名為梅花山。
國民政府在1942年12月31日,明令入祀全國忠烈祠,1944年8月,將宜城縣改名自忠縣,以資紀念。
1947年3月13日北平市政府頒令將鐵獅子胡同改為張自忠路。後北京、天津、上海、武漢均設立張自忠路。
張自忠烈士陵園
張自忠烈士陵園,位於重慶北碚區西南縉雲山麓,距北碚城區2公裏的梅花山。陵園位於北碚梅花山,渝武高速路北碚出口處。系抗日民族英雄張自忠上將墓。
張自忠將軍紀念館
張自忠紀念館建於 1991年,位於湖北省宜城市。館內以張自忠將軍生平事跡陳列為主,輔助於名人題詞碑刻,較為全面、系統、真實地的反映了宜城市的革命鬥爭史。 張自忠教育基金會由張廉瑜等人於1992年發起成立的這壹基金會,得到了張將軍親友舊部和社會各界的關心與支持,截止2005年已獎勵品學兼優的貧困學生235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