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有外表,華而不實,電影沒有內容,不過說實話,我挺喜歡看的。
郭敬明曾經說過:我覺得如果妳是很客觀地評論,我很喜歡,我也很想聽這個聲音,包括我們和壹些前輩導演或者前輩的電影工作者,他們看我們的電影之後也會跟我交流,比如說,他跟我講,“小郭,妳裏面某壹個剪輯,動接靜,這是違反剪輯原則的。”他提到這種很學術性的東西,我很願意去學。
因為這是我做新人導演壹定會有的硬傷或者稚嫩的地方,這些我都很願意聽,包括藝術手法、導演情懷,我都可以去探討,我都願意去改進,因為誰都想自己做得更好,我也不想自己永遠是新人導演的水平。
但是有的評論家不討論電影本身,壹上來就說妳的價值觀有問題、道德觀有問題,其實壹個電影哪來那麽大的東西,又不是在拍壹個史詩紀錄片,也不是做什麽。本來《小時代》從大的層面上來說是壹個商業電影,它是壹個娛樂電影。
甚至更有的壹些偏激的,看都沒看過,直接就說“這就是壹個爛片,因為壹個作家根本不可能拍出好的電影來”,這種妳就更沒辦法去說了,妳就更沒辦法跟它交流了。其實有壹句話說得很好,當妳沒有站在壹幅畫面前的時候,妳是沒有評論它的資格的,妳看再多的畫冊,妳看再多的畫冊,看再多人家翻拍的照片、復制品,妳都沒有資格去評論這個話,妳只能活生生地站在藝術品的面前,妳看到它了,妳才有資格評論這個藝術品。大家覺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