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景標教授的研究領域包括非線性光學及相關非線性光學材料、新型激光原理與技術、激光光譜及應用原理與技術、微波原子鐘、小型有源光鐘原理與技術、激光冷卻原子和電子固有電偶極矩(e-EDM)及時間和宇稱反轉不守恒的實驗測量。
在phys.rev.lett、Phys. Rev. A、opt.lett等國內外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50余篇,獲得國內外相關發明專利5項。曾獲教育部“高等學校骨幹教師資助計劃”資助。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4項,參與973項目“原子頻標的物理與技術基礎”。
近年發表的相關學術文章:
1.李奔和陳景彪,“光學晶格中Feshbach共振附近玻色子原子的量子相變”,中國。物理列特。, 27(12) , 123701, (2010).
2.於德水,陳景彪,“四能級超輻射激光與全原子合作”,物理評論A 81,053809(2010)。
3.於德水,陳景彪,“梯形結構激光系統的量子漲落猝滅理論”,物理學報A 81,023818 (2010)。
4.周,,陳旭宗和陳景彪,“太赫茲時鐘躍遷的神奇波長”,物理評論A 81,012115(2010)。
5.李奔和陳景彪,“原子束與福克態光場相互作用的動力學行為”,中國。物理列特。, 27(1) , 013201, (2010).
6.謝曉鵬,,陳景彪,“基於鈣激活光鐘的絕熱通道”,中國。物理列特。, 27(7) , 074202, (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