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新冠肺炎疫情繼續拖累全球經濟增長。目前,變異新冠肺炎奧米克隆菌株的快速傳播加劇了許多經濟體的勞動力短缺,而供應鏈持續不暢導致的供應無序將繼續拖累經濟活動。
2.高通脹繼續困擾著全球經濟。報告顯示,2021年,美國供應鏈瓶頸持續,港口擁堵、陸路運輸限制和消費需求增加導致價格上漲。
歐洲化石燃料價格幾乎翻了壹倍,能源成本大幅上升;在撒哈拉以南非洲,食品價格正在上漲;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進口價格上漲也導致通貨膨脹率上升。
短期內全球通脹可能維持高位,預計2023年前不會回落。但隨著相關行業供給的改善,需求逐漸從商品消費轉向服務消費,以及部分經濟體退出疫情期間的非常規政策,全球供需失衡有望緩解,通脹形勢可能有所改善。
3.在高通脹環境下,壹些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收緊的預期越來越明顯,這將導致全球金融環境的收緊。目前,美聯儲已經決定加快縮減資產購買,提前釋放上調聯邦基金利率的信號。
美聯儲將從2022年3月開始加息。歐洲央行此前宣布,將如期結束應對疫情的緊急資產購買計劃。
美聯儲提前加息將對新興市場和發展中經濟體的貨幣匯率構成壓力。更高的利率將增加全球借貸成本,導致金融緊縮。對於外匯債務高企的經濟體來說,財政緊張、貨幣貶值、輸入性通脹上升等多重因素將帶來挑戰。
各經濟體決策者需要密切關註各類經濟數據,做好應急準備,及時溝通,落實應對政策。同時,各經濟體應開展有效的國際合作,確保今年全球擺脫疫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