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移動的飛信比騰訊的微信出來的早,每年有幾億用戶,幾億投資。為什麽不能以後再做?妳覺得飛信繼續做下去會怎麽樣?
現有的數千億5G投資主要參考三大運營商的5G建網成本。三大運營商的建網成本靠什麽,移動支付,高清直播,自動駕駛?這些是BAT、華為、小米、DJI和其他公司的收入。三大運營商只能靠手機費和手機流量費,加上固定寬帶月租來還這筆錢。所以完整的事實是,現有的5G技術非常不成熟(5G基站成熟,運營商創新5G的收入模式不成熟),數千億的5G投資找不到應用場景(Google有自己的5G應用產品、場景和生態;華為有5G應用產品和場景,正在嘗試建立自己的5G生態系統;阿裏有自己的5G應用場景,也在打造自己的5G生態;三大運營商還沒有找到自己的5G規模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