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譽為活化石的大熊貓已經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
大熊貓已在地球上生存了至少800萬年,被譽為“活化石”和“中國國寶”,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形象大使,是世界生物多樣性保護的旗艦物種。截至2019年11月,全球圈養大熊貓種群數量達到600只。大熊貓的歷史可謂源遠流長。
大熊貓是壹種古老的動物,大約在100萬年前,它們遍布中國的陜西,山西和北京等地區,在雲南,四川,浙江,福建,臺灣等省也有它們的蹤跡,但現在殘留下來的數量很少。
與大熊貓同期生活的動物,如今多已滅絕,惟有大熊貓卻孑遺至今,並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成為科學家研究生物講化的“活化石”。
大熊貓的棲息環境:
大熊貓生活在海拔2600~3500米的茂密竹林裏,那裏常年空氣稀薄,雲霧繚繞,氣溫低於20℃。 壹些其他的因素也會影響野外大熊貓的分布和密度: 竹子、地形、水源的分布,是否有藏身處和哺育幼仔的巢穴以及山勢等。 人為的幹擾是現今影響大熊貓分布的主要因素。
大熊貓具有不懼寒濕,從不冬眠的性格。 哪怕氣溫在-4~14℃它們仍然穿行於被白雪壓得很厚的竹叢中。 它們也不怕潮濕,總愛在濕度80%以上的陰濕天地裏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