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指數型基金業績接近,投資者不容易“選錯對象”
指數型基金依據跟蹤的標的指數不同和具體的操作策略不同,彼此業績也會有差異,但這種差異遠小於主動型基金彼此之間業績的差異。以2007年為例,主動型的股票基金中,業績的基金業績最差基金171.75%;但被動型的指數基金中,業績的基金業績最差基金66.52%。選擇指數型基金基本就選到了市場的平均收益率,不容易犯“選錯對象”的錯誤。(以上數據依據銀河證券《開放式基金凈值日報》測算)
2.妳壹定能挑到的那只主動型基金嗎?
主動的股票型基金彼此之間業績差異非常大,在幾百只基金中,妳有把握壹定能選到的那幾只嗎?預測今年誰能打敗指數很難,找到壹個能夠持續創造超額收益的基金經理更難。萬壹選錯了,收益會大大落後於市場平均水平。如果不考慮運氣因素,選擇指數型基金更有可能帶給妳市場的平均收益。
3.指數型基金不會“主動犯錯誤”
指數型基金追求模擬市場,能避免主動型基金因為看錯市場而帶來的投資風險,管理過程受人為因素影響較小,且業績透明度較高。
中國內地首只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安MSCI中國A股基金於4月29日實施拆分。據華安MSCI中國A股基金的2007年報顯示,2003年至2007年,該基金連續5年均取得了超越業績基準的優異表現,值得投資者關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