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金從稅後利潤中提取,用於職工福利等公共福利設施。它是企業留存收益的壹部分。如購買和建造職工宿舍、托兒所、理發店等方面的支出。最新公司法不再規定公益金提取比例,公益金提取比例由公司董事會決定。
法定公益金從企業凈利潤中提取。即使其提取的目的是為企業職工購置和建設集體福利設施,為企業的持續經營爭取更多的資金來源,但其所有權最終還是屬於企業投資者,這部分資金來源與其他自有資金來源壹樣,承擔著企業的經營風險。
公益金的使用方式:
1,補充企業年金,部分彌補長期為企業服務員工的退休待遇,把國家欠企業、公司欠員工的舊債還給員工。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是大多數工薪階層退休後唯壹的生活來源。
目前,企業職工和公務員的退休待遇差距巨大。主要原因是歷史上公務員的收入相對較低,在政策層面缺乏彈性,政府在退休前采取措施提高退休待遇以平衡企業和政府雇員的收入差距。
2.增加住房補貼。由於我國住房商品化時間短,經驗不足,房改後住房的管理和維護出現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資金問題,房改後職工住房質量大打折扣。
職工工資構成中雖然考慮了住房補貼,但絕對數額太小,與房地產及其維護管理價格的上漲速度相差甚遠。因此,利用公益金補充住房改善需求也是壹個切實可行的渠道。
3.雙獎企業可以用公益金作為激勵期權的資金來源,使員工直接參與和享受企業的經營成果,而不是間接、臨時參與企業的經營成果分配,滿足人力資本對企業剩余價值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