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購門檻方面,銀行、證券公司理財產品的起投門檻較高,壹般至少5萬,追加投資至少可以是1,000的整數倍,限制了資金較少的投資者。相比之下,基金起點低,只有1000元。
在贖回方面,銀行的理財產品大多有期限,不僅期限內的贖回費用不低,相關的管理費也很高。基金成本低。比如,泰信還推出了“四免”:認購期超過30天的,免認購費、認購費、利息稅、贖回費。
目前銀行理財產品設計越來越靈活,甚至有專門針對大盤股的“壹打”產品,資金到賬後馬上發行。值得註意的是,在新產品中,網下配售產品的收益相對較高。
技能
壹是聯合認購,即幾個投資人可以把資金集合起來,形成壹個小的認購私募基金。
第二,在購買冷門股票時,如果有兩只或兩只以上的新股同時被認購,投資者應盡量避開冷門股票,選擇冷門股票。
第三,間接參與“IPO”,投資者可以購買專門從事“IPO”的基金等理財產品。
第四,選擇申購時間較晚的新股。如果幾只新股相繼發行,選擇認購時間晚的新股,那麽選擇認購時間晚的新股的幾率就很大。
第五,選新股要有的放矢,選新股不要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