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馬自達的工程師也從人體工程學角度設計了司機的坐姿,以及踏板和方向盤的位置。別小看這壹點,很多車的方向盤都不是對著駕駛座的,比如筆者開的壹輛法國車。馬自達車型的座椅位置壹般都比較靠後,所以馬自達車型的特點就是軸距明顯,但是後排空間往往太小。後位駕駛的好處是轉彎時駕駛員的向心力較小。但從過彎的把握來看,雪鐵龍winner更強,這是我開車後的真實感受。因為我的同事正好有馬自達cx5和雪鐵龍天逸。
比較壹下馬自達和雪鐵龍。兩車的操控體驗截然不同。馬自達的駕駛體驗非常出色,輕巧靈活,底盤動態很有趣,轉向體驗更輕更有活力。而雪鐵龍的底盤體驗在過彎時更穩定,新手也能很好的駕馭,更容易探索極限。標致雪鐵龍的車需要壹定的技術來發力,控制難度更大,但極限更高,比如輪胎抓地力、懸架穩定性、轉向可控性、動力連續性等。所以,即使同壹個品牌,不同的車型,操控性也會有很大的不同。即使是同壹個型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