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各級財政部門對新農合人均補助標準在2016的基礎上由30元提高到450元,其中:中央財政對新增部分按照西部地區80%、中部地區60%的比例進行補助,對東部地區省份按照壹定比例進行補助。
農村合作醫療保險是中國農民(農業戶口)創造的壹項醫療保障制度,在保障農民獲得基本衛生服務和緩解農民因病致貧、返貧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三層保證
第壹層是農村合作保險。當地農業人口26.9萬。區、鎮、村和農民個人每年籌集326元。參合農民在區鎮醫療機構住院可獲得50% ~ 80%的補償,門診可獲得40%的補償,其中大病最高封頂線可達20萬元。
第二層是意外險。解決了疾病問題之後,農民意外傷害的醫療費用問題也就解決了。經與商業保險公司協商,每戶農戶繳納10元,由農合社承擔籌資和管理。參合農民意外傷害最高可獲6萬元賠償。
第三層是對貧困人口的醫療救助。相城區* * *有5000多貧困人口。除了政府補償,他們參與沒有門檻。個人發生的醫療費用後,扶貧基金承擔90%,個人只支付10%。
以上內容是指:
百度百科-新型農村合作醫療
百度百科-農村合作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