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2年出生於德國薩克遜郡壹個貧苦工人家庭,出生時什麽也看不見,母親多方求醫,直到6歲才得以復明。在失明階段,他不得不憑借聽力和觸覺感知周圍的世界,想象力由此得到了超常的發展。
他的前半生充滿不幸--頭六年患弱視幾成瞎子、大學時因經濟困難輟學、當了小學教員後又遭誣陷失去工作,以後又多次卷入法律糾紛,然生活的坎坷、心靈的痛苦使他發奮讀書、立誌成才。
1875年他成了當地幾家雜誌社的編輯,在那裏他找到了自己的發展道路。在已具備寫作域外風情小說、登上成功小說家之路的紮實基礎後,他於1878年毅然辭去編輯工作,開始了專業創作,幾年中以其“對奧斯曼帝國的遊歷回憶”和“溫內圖的故事”脫穎而出,成了德國文壇壹顆耀眼的新星。
1900年前後,他到東方作了壹次實地遊歷,此時他已成為歐洲最暢銷、獲讀者最多的作家之壹,並因版稅而成了大富翁。他的豪華別墅裏擺滿了他收集的各類文物和紀念品,其中尤以印第安人文物為多,他的收藏品被人稱為是其“偉大探險的紀念品”。
如今,卡爾·麥在德國薩克遜的故居已被改成壹座紀念館,卡爾·麥的半身銅像裝點了那座城市的廣場;他在德勒斯登附近的別墅壹壹“老鐵手別墅”也已成為壹座博物館,裏頭陳列了大量珍貴的美洲印第安文物,以及卡爾·麥的全部著作和他收集的大量紀念品;他的許多故事已被改編成電影、戲劇、連環畫。根據卡爾·麥的遺願,那兒的雷迪伯爾大學已成為負責“卡爾·麥慈善基金”的專門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