擴大再生產和非生產性基本建設有什麽區別?
國民收入中用於擴大再生產、進行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和建築材料設備的部分,是國民收入通過初次分配和再分配按最終用途劃分的兩大資金之壹。是專門用於擴大再生產、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和社會儲備的部分。對應的部分是消費基金。積累基金按用途可分為三部分:①擴大再生產基金主要用於工業、農業、交通等物質生產部門的基本建設和企業的增加。(2)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基金主要用於文化、教育、科學、衛生、國家行政事業單位和國防部門的基本建設,以及工農業生產部門和流通部門的非生產性基本建設。(3)社會儲備基金,主要用於儲存原材料、燃料和糧食等重要物資,以應付意外事故和自然災害。這部分資金雖然不直接用於擴大物質生產,但卻是保證社會正常擴張和再生產的必要物質條件。公積金的三個組成部分之間存在壹定的比例關系,必須合理安排。首先,要正確安排生產性積累和非生產性積累的比例關系。生產性積累是擴大再生產的最重要條件,必須充分重視。安排少了,會影響施工速度;安排太多,勢必減少為人民生活服務的非生產性基本建設,影響人民生活的改善,歸根到底不利於生產的發展。非生產性積累對於豐富和改善人們的生活是必要的。這部分公積金不能安排太少,但也不能占用太多公積金。社會公積金雖然在公積金中占比很小,但是不可或缺,應該占有適當的比例。過多或過少都不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因此,我們必須從客觀情況出發,根據國內外形勢提出的政治經濟任務,制定合理的各種物資儲備定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