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頓森林體系是1944年7月由主要西方國家代表在聯合國國際貨幣金融會議上建立的。因為會議在美國新罕布什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所以被稱為布雷頓森林體系。該系統於1971年被尼克松政府終止。
1976 1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臨時委員會在牙買加召開會議,達成了著名的《牙買加協議》。
同年4月,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董事會通過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第二修正案》,並於4月1978,1日正式生效,從而形成了新的牙買加國際貨幣體系。牙買加體系的實施對維護國際經濟運行、促進世界經濟發展發揮了積極作用。
擴展數據:
牙買加體系的主要內容:
1,浮動匯率制度改革。
《牙買加協議》正式確認了浮動匯率制度的合法化,並承認固定匯率制度和浮動匯率制度並存,成員國可以自由選擇匯率制度。同時,IMF繼續嚴格監管各國貨幣匯率政策,協調成員國經濟政策,促進金融穩定,縮小匯率波動範圍。
2.促進黃金的非貨幣化。
該協議做出了逐步讓黃金退出國際貨幣的決定。還規定:廢除黃金條款和黃金官方價格,成員國中央銀行可以按市場價格自由交易黃金;取消成員國之間以及成員國與IMF之間使用黃金結算債權債務的要求,IMF將逐步處理其持有的黃金。
3.增加成員國的基金份額。
成員國的基金份額由原來的292億特別提款權增加到390億特別提款權,增長33.6%。
4.擴大信貸額度,增加對發展中國家的融資。
百度百科-牙買加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