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15和16世紀也有手工業作坊,但為什麽沒有西歐發展得快?
在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制度下,商人的地位很低。所謂“士農工商”就是這個意思。再加上封建專制達到頂峰,壹直衰落到清朝,所以當時的封建制度嚴格限制工商業的發展;當時社會經濟自給自足,自然經濟是主流。人們的生活基本上是自給自足的,因此,不購買太多的商品,就無法推動手工業的大規模發展。地主占有大量的土地和資源,西歐沒有出現新的圈地運動,如英國,使得手工業主有大量的土地、資源和勞動力可以開發。也有手工業主仍然有封建思想,把從商品中獲得的資產用來購買房屋和土地。從而沒有進壹步發展工商業(如電視劇《喬家大院》中商人的做法)。最後,到了明朝中後期,也就是15~16世紀,中國閉關鎖國,世界的變革和創新,新的思想沒有傳入中國,於是中國從世界領袖逐漸衰落,中國的手工業畸形,死在了孕育的搖籃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