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鼓浪嶼曾是英、美、德、法、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九國的租界。
擴展數據:
鼓浪嶼公共租界的歷史;
甲午戰爭後,1895,日本占領臺灣省。為了防止日本進壹步覬覦廈門,清政府決定尋求“國際保護”,要求列強“同時保護廈門”。
1902 65438+10月10(光緒二十七年十二月壹日)英、美、德、法、西班牙、丹麥、荷蘭、瑞挪聯盟、日本等九國駐廈門領事在《廈門鼓浪嶼與福建湧泉道臺延年界規》上簽字,
1903 1月,鼓浪嶼公* * *租界工部局成立。大約在這個時候,英、美、法、德、日等13個國家相繼在島上設立領事館。
廈門英租界於1930年被國民政府收回後,鼓浪嶼租界成為廈門唯壹的租界。1938年,日軍進攻廈門,大批中國人在鼓浪嶼避難。1941年12月太平洋戰爭爆發後,日軍進入鼓浪嶼租界。
1943 65438+10月11、美英決定放棄在中國的特殊權利。1943年5月28日,汪精衛政權收回鼓浪嶼租界。1945年,鼓浪嶼租界被國民政府正式收回。
百度百科-鼓浪嶼公共租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