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書》中記載的原話是這樣的:“李廣利,其弟李夫人受世人寵愛,生昌邑以悼王。太初元年,廣利為二司將軍,郡縣數以萬計的歹毒少年路過,到二司城取良馬,故封為二司將軍。”
其實古代的將軍都是以攻克的城市、軍營的官員、武將命名的,這真的很奇怪。
在很早的時候,將軍這個詞只是壹個頭銜,而不是後來的官職。“將軍”這個詞只會在戰爭時期出現。戰後,這位前臨時將軍恢復了原來的職位。直到戰國時期,將軍這壹官職才真正出現。其中將軍是掌管三軍的最高級別的人,在朝廷的地位也很高。畢竟,他掌管著國家的生死。
當然,將軍這個職位不是隨便出來的。將軍最大的責任是保衛他的國家,他的主要任務是維護皇權。因為每次新皇帝繼位,軍權壹般都不在自己手裏。這個時候將軍的位置就有點拉攏安撫的意思,穩定將軍和他的士兵,然後慢慢削弱將軍手中的權力。
後來將軍的稱號發展到了明清時期,不僅僅是壹個職位,在武官眼裏也成了壹種榮譽。有時候連皇宮裏的侍衛都可以稱之為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