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為什麽我們需要提高全民尤其是上海市民的禮儀水平來迎接2010上海世博會?

為什麽我們需要提高全民尤其是上海市民的禮儀水平來迎接2010上海世博會?

世博會對上海的信任,給上海市民的素質建設帶來了動力,也帶來了壓力。將2010世博會舉辦權授予中國和上海,是對中國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實力、上海舉辦大型展覽能力以及中國和上海人民的認可。這種“認可”帶給我們的是驕傲和自信,也是壓力和動力。國際展覽局秘書長洛塞特斯看到了世博會對上海市民素質建設的促進作用,認為“...世博會可以提高上海的知名度,通過與世界的更多接觸,可以提高上海人的精神面貌和素質。”同時,市社科院社會所所長盧漢龍也看到了世博會給市民素質建設帶來的壓力。他認為,上海部分市民的素質確實與世界壹流城市的要求相差甚遠,部分市民缺乏公德意識,不遵守公共場所“七不”規範;壹些市民文化素養不夠,當外國客人問起中國和上海的歷史時,他們看起來不知所措...世博會對上海市民的綜合素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們應該從細微之處著手,進壹步提高市民素質。

上海市民素質建設勢在必行。根據社會建構論,人是世博會的主體和建設者,世博會是人的社會結構,是人的本質力量的對象化,是人的解放的表現,其本質在於“人的本質”。世界看到了這座城市,並與市民聯系在壹起。世博會2010展示上海城市形象的實質其實是展示人和人的素質。這是因為城市形象不僅僅是指由高樓大廈、寬闊的馬路、繁華的商業建築組成的物質存在,還包括通過這種物質存在而展現在天地之間的城市精神;是建設和生活在這座城市的“人”決定了這種精神的品質。所以,壹個城市在物質和精神文明方面的狀態,能否進壹步提高,關鍵在於生活在這個城市的人的素質,在於很多市民是否在為提高自身素質而不懈努力。但是,人的素質的提高不是三天就能實現的,它需要壹個過程,這既是壹種壓力,也是壹種動力。中國旅遊學院院長杜江教授也提到“像體育設施、體育場館這樣的硬件建設不是太難,難的是提高市民的整體素質,改變他們的精神面貌……”因此,要成功舉辦2010世博會,必須從現在開始重視公民精神風貌建設和素質培養。

在創建文明城市的實踐中,基礎設施建設是城市的臉面和骨架,人的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是城市的氣質和內涵。今天的上海,有象征現代化的高樓和高架橋,也有代表東方文化的歷史細節。但是生活在其中的市民有沒有對全世界的朋友微笑的文明水準?上海市民素質建設突出在重要位置,無論是之前的申博,還是世博會的舉辦。上海市市長陳良宇多次強調世博會與市民素質的關系:“...我們把世博會看作是向其他國家學習的國際化過程,是上海產業結構升級和市民素質提高的過程,是展示中國走向世界和樹立強國形象的過程,是融入世界的過程。”“籌辦世博會的過程也是提高市民素質和城市文明程度的過程。要充分發揮世博效應,著力培育和踐行城市精神,...充分展示文明、優雅、健康、充滿活力的上海市民的全新形象。”

CPPCC全國委員會委員王俊義說:我認為,要確保我們的世博會成為壹屆出色的世博會,提高我們的精神文明水平和公民素質是非常重要的。

上海市民表示,申奧成功後,上海站在了壹個新的起跑線上。我們要大力加強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全面提高公民的綜合素質,向世界展示中國人民的時代風采。

世博熱席卷上海,無論是領導還是普通市民都意識到了上海市民素質建設的緊迫性。“思想是行動的先導”,趕快行動吧!

世博會背景下上海市民素質建設的理論探索

提高公民素質,也要“用科學理論武裝人,用正確輿論引導人,用高尚精神塑造人,用優秀作品激勵人”。充分發揮大眾傳媒的宣傳和監督作用,采取“政府主導、企業運作、輿論協調、公民參與”的原則和方法,以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重點,以思想道德建設、環境建設、法制建設和文化建設為重點,以治理“臟、亂、差”為切入點,以城市綜合管理和開展各種創建活動為手段,培育“四有”。

探索壹:實施“以德治國”,加強思想道德建設

上海市市長陳良宇曾指出,要著力培育上海精神...要進壹步貫徹以德治國的思想,加強思想道德建設,大力倡導愛國、誠實守信、見義勇為、尊老愛幼的傳統美德;加快發展社會主義文化,大力弘揚艱苦奮鬥、敢為人先、海納百川、崇尚科學的精神;加強輿論引導和法制教育,努力形成文明守法、平等互助、公平競爭、勤儉節約的良好社會氛圍...

哲學家康德說,“燦爛的星光在我之上,道德的法則在我心中”。也就是說,人就像身體需要陽光壹樣需要壹種道德精神,而這種源於情感意誌和價值理性的道德法則,應該是人生永恒的精神追求。提高市民素質,應從基本的社會公德入手,大力發展高層次的精神文化消費,通過建設優美的軟環境,建立良好的社會氛圍來培養高素質的市民,從而形成兩個文明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良性循環,這是現代文明城市的發展趨勢。

另壹位哲學家說:“壹個沒有社會公德的民族是壹個危險的民族,而壹個有良好社會公德的民族絕對是壹個充滿希望的民族。”中國和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不能僅僅停留在“七不”(公共場所不隨地吐痰、不吸煙、不說臟話、不亂扔垃圾、不損壞花草樹木、不損壞公共設施、不闖紅燈)的水平,而必須有高標準、嚴要求。公民素質提高的過程就是壹個“找差距,改陋習”的過程。對於隨地吐痰、亂扔垃圾等那些醜惡現象,壹定不能采取“慢慢來,趕緊走”的態度。“不掃壹屋,怎麽掃天下?”如果不盡快改掉壞習慣,如何打造文明、優雅、健康、有活力的上海市民形象?

探索二:實施“科教興市”,加強文化素質建設

“文化是發展的搖籃”,是發展的內在因素。現代城市必須體現高層次的文化特征,充分發揮文化的作用,塑造城市的文化形象。2010上海世博會的主題“城市,讓生活更美好”,體現了上海追求創新和卓越的精神取向。世博會不僅是壹次“經濟奧運會”,也是壹次展示主辦城市形象、文化、環境和魅力的盛會。馬克思說:城市的發展“創造了新的力量和新的思想,新的交流方式,新的需求和新的語言”。世博會的召開會促進城市的發展,城市的發展會產生新的城市文化,而城市文化的核心載體是城市居民。因此,科教興市,必須加強市民的文化素質建設。

上海是壹個移民城市,應該有兼收並蓄的文化。上海是壹個商品經濟比較發達的城市,應該有開拓創新的平等文化。上海作為沿海城市,應該有海納百川、崇尚科學的文化。上海市民是上海文化的載體,任重道遠。世博會的舉辦必將促進上海文化的全面發展,加快發展進程。我們應該抓住這個機會為公民提供國際教育(如國際意識教育、國際禮儀知識、外語知識等。)和科技知識培訓,並通過各種渠道培養他們的文化意識,提高他們學習新知識和掌握新技能的能力,提高他們識別外國文化的能力。始終以“好客、禮貌、誠信、守法”為準則,以“優美的城市環境、良好的治安環境、健康的輿論環境”和“主人翁精神、開放精神、創新精神、拼搏精神、奉獻精神”迎接八方來客,樹立上海市民良好的東道主形象。

探索三:實現“依法治市”,加強公民法制建設

依法治市是上海新壹輪發展的應有之義,也是上海城市精神不可或缺的壹部分。辦好世博會,推動上海新壹輪發展,必須有壹個良好的法制環境。“沒有規則,就沒有方圓”,公民素質的提高,不能僅僅依靠自覺行動、道德內化,還必須有強制力來保證其實施,同時提高公民的法律意識和法律素質。市司法局法制宣傳處處長張芳認為,法律素質是公民素質的重要組成部分。普法,家庭是培養公民法律素質的發源地,學校是公民接受系統法制教育的基地,所在單位是公民不斷提高法律素質的主陣地,社會是公民受法制熏陶的“大世界”。我們應該抓住世博會的機會,培養公民的法律精神。“有了法治精神,信息化、市場化、國際化才能有合理的制度化前提;有了法治精神的保護,誠信精神和道德正義就有了依靠……”(市人大常委會法工委主任沈講話)當法治不再只是人們的美好願望,而成為各方自覺遵守的原則,世博會的順利召開和上海新壹輪發展的輝煌前景將得到堅定可靠的保障。

社會建構主義認為,世界是由人建造的,但不是由壹個人(抽象主體或精英)建造的,而是由人建造的。世博會的成功舉辦和上海市民素質建設的實現,靠的是中國和上海每壹個人的不懈努力,而不是中國的某些人和上海的某些人!

(本文為征文《世博會與上海市民素質》三等獎)

關於我們|常見問題|網站地圖隱私條款|反饋

?世博網版權所有。

主管:上海世博會事務協調局

主辦單位:上海世博(集團)有限公司

運營:上海世博網絡信息服務有限公司

上海ICP 05038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