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平海威的平天海後宮

平海威的平天海後宮

古衛城南門外,壹條平坦的水泥路——濱海路貫穿東西。濱海路的壹邊是潮灘,另壹邊是路邊的兩層小樓。綠色的漁網壹年四季都晾在路上,不同的海鮮產品,海帶、蝦米、魚幹,隨著季節的變化而風幹。在充滿各種海鮮的海風下,海神的崇拜在以海為生的地方是如此的自然,所以看到天後宮也就不足為奇了。甚至可以說,只有得到海神波塞冬的保佑,平海人才有閑情逸致去接受其他的信仰和精神支撐。

所以,因為這個背景,平海寺建立的歷史比當地其他寺廟都要長。南宋鹹平二年(999年),當地人在平海灣畔建廟祭拜媽祖,當時稱靈慈宮。明朝擴建後,改名為天妃宮;清初,對其進行了改擴建,並改名為天後宮。10年來,進行了大規模的修繕,面貌煥然壹新。在眾多成為平海的寺廟中,名聲最響、規格和風格最高的寺廟排在第壹位。被列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當然,關於天後的傳說,關於平海天後宮的傳說也是極其豐富的。

平海天後宮,坐北朝南,占地3300平方米,建築面積1,664平方米。它建於清朝初期。整個建築群分為門樓、拜亭、大殿、回廊、戲臺等。大門外有壹個開闊的院子,院子裏有壹口著名的“石泉”井。

平海天後宮的特色在於當年匠人深厚的建築設計。整個天後宮有三個地方沒有留下“108”這個號碼。首先,正殿的大屋頂和走廊由108木柱支撐。所以也叫“百珠宮”。而在宮殿的屋檐周圍,用108塊青石組成內院。宮前的另壹口古井石泉,也是由108塊青石砌成,形成了壹口較為罕見的方井。108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吉祥數字,是《易經》中的“大周數”,寓意農歷和陽歷三個“小周”後再次相遇,象征圓滿;在佛教中也是吉祥數字。比如佛珠,通常是108組成。“108”在天後宮被反復使用,含義好,方式有趣,形成壹大特色。

在大廳的中間,有五尊媽祖雕像。相傳,明朝初年,朱元璋率軍經水路到達日南水寨,平息南方叛亂。說的是古南國舟嘯時,波濤洶湧,戰船不定。當它不安的時候,突然間,戰艦穩定了。只見五個化身媽祖的少女按住朱元璋戰船的紡錘,帶領船隊平穩地駛進了波濤平靜的平坦海灣。朱元璋被狂暴的風浪過後平靜的海灣所感動,認為應該叫“平海”,於是把原來的小南改名為平海。因為五個少女神奇地逃走了,在軍艦上留下了五朵金花,為了表示對此的感謝,平海的天後宮供奉了五尊造型獨特的媽祖雕像。

正殿左右兩側分別供奉五帝、水王、臨水夫人、慈濟真王。正面和頂部懸掛著“趙昚海表”的橫匾和“皇帝萬歲”的獨特豎匾。盡管坊間傳言,門口的這塊牌匾和《十全經》都與施瑯有關。康熙二十壹年(1682),施瑯奉命率領清軍渡海攻克臺省,並以平海為主要基地,對抗鄭成功部,訓練海軍。萬壹幹旱,3萬部隊的飲水都是問題。施瑯急切地向媽祖祈求幫助。果然,媽祖半夜抱夢,指著天後宮前的空地說:“此泉可助師。”第二天,我在天後宮前打了壹口有清泉的深井。在媽祖的庇護下,施瑯率軍成功收復臺灣省。軍隊班師回朝鮮時,石郎用108塊石頭在天後宮前修建了深10米、周長3.2米的石泉井,並撰寫了《石泉井的故事》,在井旁立碑。同時重修天後宮,立“皇帝萬歲”牌匾,以示對康熙的忠誠和感激。隨著歷史的變遷,施瑯是否是民族英雄成為重新解讀歷史的壹大爭議。反觀屹立千年的平海天後灣,歷經風風雨雨,卻以淡定的心態看淡榮辱。赤多灣媽祖宮位於尖山和赤多灣上,俗稱赤多宮,建於宋熙寧八年(1076)。媽祖宮於20世紀90年代末重建,有五個隔間。與天後宮相比,赤多宮顯得樸實無華,沒有那麽多講究。但據說赤多宮建造時“小而簡陋,神崇靈。”當地人還認為,朱元璋稱帝前曾在媽祖宮前和赤多灣畔表演過。傳說朱元璋在媽祖雕像的陪伴下,護送攻打溫州的朱軍,從而成功攻克南京,建立了明朝。於是,洪武二十年(1387),平海設置衛城加強海防後,河夏侯的周德興任命侍衛統領呂倩“重修宮殿,重建金身”,並親筆書寫“媽祖宮”四字。這些傳言讓樸素的媽祖宮更加多姿多彩,但也離不開明末日本人的焚燒。直到康熙二年才重修,至今已重修數次。

媽祖宮前,平日有壹片長滿海帶的空地,據說是當年的武術舞臺。金戈鐵馬、鑼鼓喧天的溫馨場景如今已蕩然無存,只有海邊補網的漁人的笑聲偶爾被風吹起。媽祖姓林,名莫,又名莫娘。960年生於莆田縣賢良港。她從小聰明賢惠,喜歡學習,樂於助人。長大後,她為漁民和船民做了很多好事。987年,她出現在湄洲島臥牛山。當時,人們建了壹座廟來紀念她。

她死後,拯救世界的傳說越傳越廣,相信的人越來越多,供奉她的寺廟也越來越多。到了北宋末年,惠宗皇帝曾賜匾“順治”。南宋時,名為“夫人”。元朝時,皇帝封“天妃”為“北運糧草”的避難所。明初,她為鄭和七下西洋提供庇護,被封為“天妃”。清初,媽祖“助師從湧泉”,澎湖助戰,康熙帝立其為“天後”。媽祖已經脫離了地域範圍,成為了全民海神。即使在內陸地區,只要有河運的地方就能看到媽祖。

在臺灣省莆田省,其他沿海地區,長江沿岸,甚至大陸,媽祖的名字是家喻戶曉的。自宋代以來,每年三月二十三日(生日)和農歷九月九日(羽化),媽祖廟都會舉行盛大的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