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1項目和985項目簡介
“211”工程,即在21世紀建設約100所高等學校和壹批重點學科,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國家在高等教育領域啟動的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重點建設工作,是中國政府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985工程1998是在慶祝北京大學建校100周年大會上提出的。“為了實現現代化,中國應該有壹批具有世界壹流水平的壹流大學。”985工程壹期首先在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實施。
中國醫科大學(以下簡稱中國醫科大學(CMU)),位於遼寧省沈陽市,是由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教育部和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設立的高校。先後入選優秀博士教育培養計劃、拔尖創新人才培養計劃、國家高水平大學研究生計劃、特色重點學科計劃、國家級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中國政府來華留學生獎學金接收機構。入選遼寧省壹流大學重點建設大學,成為“國內高水平大學重點建設大學”。
中國醫科大學是中國* * *產黨創辦最早的院校。其前身是中國工農紅軍軍醫學校,創建於1931 11。原學校設在江西杜愚,1932 1增加壹個轉班,更名為中國工農紅軍衛生。1934跟隨中央紅軍長征。是唯壹壹所走完長征路的學校。65438年至0940年在延安,根據毛澤東同誌的建議,正式更名為中國醫科大學。1948年接管原國立沈陽醫學院(成立於1911),1949年接管並合並原私立遼寧醫學院(成立於1883)。學校是原衛生部直屬高校,2000年移交遼寧省人民政府管理。
截至2021,11,學校有沈北、和平兩個校區。有3所附屬綜合醫院和2所專科醫院。全日制在校生17214人,其中博士生1252人,碩士生5565438人(含七年制),本科生9407人,預科生23人,外國留學生1065438人。
教學單元
截至2015年6月,學校設有研究生院、基礎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法醫學院、護理學院、藥學院、中國醫科大學-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聯合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第壹臨床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第二臨床學院、中國醫科大學第四臨床學院、口腔醫學院、臨床醫學院、國際教育學院、人文社會科學學院(馬克思主義學院)、醫學影像與醫學系。病理學部、生物醫學工程學部、運動醫學學部、醫學檢驗學部、理工學部、細胞生物學學部、高等職業技術學院、網絡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成人教育)、中國醫科大學北京分校實驗動物學部等。
中國醫科大學優勢學院
壹.衛生管理學院
中國醫科大學衛生管理學院由原醫學信息學院、公共衛生學院社會醫學教研室、原人文社科學院衛生管理與衛生經濟學教研室四個教研室整合而成。學院目前設有3個本科專業,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專業主要培養生物醫學信息領域相關的從事信息管理的實用型人才。公共事業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具有科學研究能力和解決公共事業管理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衛生服務與管理專業主要培養全面掌握衛生服務與管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的人才。
二、公共衛生學院
公共衛生學院擁有職業衛生與環境衛生國家重點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省級重點學科。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壹級學科博士和碩士授權點。學院現有教職工90余人,其中教授29人,副教授18人。學院每年招收預防醫學專業本科生60-90人,博士生15-25人,碩士生55-70人。就業單位包括政府機關、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檢驗檢疫局;各級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生監督所、職業病防治所、健康教育所、婦幼保健機構;衛生或醫學出版社及編輯部、軍醫單位等。
三、基礎醫學院
基礎醫學院所依托的基礎醫學院,前身是基礎醫學系,創建於1956,歷史底蘊深厚。學院擁有國家智能檢察創新研究院聯合實驗室、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遼寧省醫學領域“協同創新”中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和省級重點實驗室兩個支撐平臺。學院由解剖學與組織胚胎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免疫學與病原生物學、法醫學兩個學科組成,其中病理學為國家臨床重點專業。在教學方面,我們建立了2門國家級精品資源* * *課程、2門國家級精品網絡開放課程和3門國家級壹流課程。
能力
截至2022年5月,學校共有教職工9103人。各類專業技術人員占職工總數的87.7%,其中教授900人,副教授1439人,研究生導師2006人,其中博士生導師484人。
學科建設
截至2022年5月,學校擁有基礎醫學、臨床醫學、口腔醫學、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藥學、護理學、生物學等7個學科的博士學位授予權,博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0個,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專業)75個。5個國家重點學科和1個國家重點(培育)學科;40個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遼寧省共有省級臨床重點專科59個,省級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7個,高校壹級學科7個。博士後流動站7個。
國家重點學科:皮膚性病學、職業衛生學、環境衛生學。
國家重點學科:影像醫學和核醫學
遼寧省重點學科:遺傳學、細胞生物學、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人體解剖學與組織學胚胎學、免疫學、病理學與病理生理學、內科、兒科、神經病學、皮膚性病學、影像醫學與核醫學、臨床檢驗、診斷學、外科學、婦產科、眼科、腫瘤學、麻醉學、口腔臨床醫學、職業衛生與環境衛生、藥理學。
遼寧省重點學科:內科(腎病)、內科(血液學)
教學建設
截至2015年6月,我校共有國家級教學項目1個,五年制臨床醫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項目1個,臨床醫學拔尖人才培養試點項目1個,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實驗區1個,特色專業建設點5個,綜合改革試點專業1個,精品課程65438門。優秀資源* * *享受9個教學班、2個教學團隊、1雙語教學示範課程、2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大學生校外實踐教育基地、2部優秀教材、16“十二五”教材。
示範專業7個,品牌專業1個,本科教學綜合改革試點專業5個,重點支持專業1個,工程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試點專業1個,精品課程40門,精品視頻開放課程5門,精品資源課程21門,教學團隊65438個。實驗教學示範中心10個,實踐教育基地(校外)2個,實踐模擬教育基地1個,緊缺人才培養基地1個,優秀教材8本,十二五教材4本。2006年被命名為遼寧省疾病預防控制緊缺本科人才培養基地。
學校擁有3所綜合附屬醫院和1所專科附屬醫院,開放床位9748張,綜合牙椅270張。
國家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臨床醫學
遼寧省本科教學綜合改革試點專業:口腔醫學、預防醫學、臨床醫學。
國家專業: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法醫學。
省級示範專業:臨床醫學、醫學影像學、法醫學。
省級綜合改革試點專業:臨床醫學
國際匯兌
截至2015年6月,學校與英國貝爾法斯特女王大學合作建立聯合學院,與美國、英國、法國、日本、俄羅斯、韓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意大利、丹麥、西班牙、朝鮮、芬蘭、澳門及臺灣省、世界銀行(WBG)等87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了良好的交流關系。有315名國際知名專家學者被聘為學校榮譽稱號。近年來,實施了665,438+0個重要國際合作項目和35個中巴項目。
建設成就
1996至2003年,學校獲得國家、省(部)、市科技獎359項。獲國家科技進步獎4項,其中二等獎3項,三等獎1項;獲得省部級科技獎勵230項,其中壹等獎18項,二等獎76項,三等獎136項;獲得125項市、部門科技進步獎。獲遼寧省科學技術獎壹等獎2012。2004年,共發表學術論文1429篇。
科研平臺
到2022年5月,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個,國家地方聯合工程研究中心1個,國家藥物臨床研究基地3個,省級部門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培育基地1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重點實驗室6個,遼寧省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7個,遼寧省重點實驗室。遼寧省臨床醫學研究中心12個,遼寧省臨床醫學協同創新聯盟2個,遼寧省高校重大科技平臺2個,遼寧省協同創新中心1個,遼寧省高校重點實驗室15個。遼寧省精準醫學重點實驗室1個,遼寧省研究生創新與學術交流中心3個,遼寧省醫學中心50個。
館藏資源
截止2014年2月,中國醫科大學圖書館是衛生部全國醫學文獻資源共享網東北地區中心,衛生部醫藥衛生科技項目查新咨詢單位;紙質書刊館藏1182600,電子資源21TB;;訂購了31種中外全文書刊數據庫,擁有特別豐富的日文醫學文獻收藏,是國家日文醫學文獻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