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被曝中山壹院臨時手術方案,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切除兩根肌腱,醫生對此予以否認。

主題地圖

被曝中山壹院臨時手術方案,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切除兩根肌腱,醫生對此予以否認。

主題地圖

被曝中山壹院臨時手術方案,患者在不知情的情況下被切除兩根肌腱,醫生對此予以否認。

主題地圖

品|醫學的話不好說

作者|小啊

手術至今5個多月過去了,廣州的陳先生依然難以平靜。9月下旬,談及4月20日的手術,陳老師直言:想說的太多了,壹夜沒睡。手術前,陳先生以為是骨折復位內固定手術,把骨頭釘回去就結束了;結果被做成韌帶重建手術,醫生還從自己身上切除了兩根肌腱,做了壹個隧道,增加了額外的創傷。陳先生直到手術的第二天才知道這些。

陳先生傷了他的腿

陳先生認為自己被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的吳醫生騙了:術前和吳醫生溝通的是骨折復位。他為什麽要做韌帶重建?

2022年6月65438+10月65438+4月,陳先生發生車禍,導致左膝脛骨平臺撕脫骨折。起初,他選擇了保守治療。後來,陳先生輾轉了幾家醫院,研究治療方案。4月19日,陳先生最終選擇在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住院接受手術治療。當被問及為什麽選擇這家醫院時,陳先生說:“當時覺得之前(3月14)在這裏咨詢比較安全,就選擇了這家醫院。”

左膝核磁共振

1.骨折復位手術暫時變成韌帶重建?

陳先生入住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後,壹直在和主治醫生吳某某溝通手術方案。據陳先生說,雙方壹直在討論骨折復位計劃的細節。入院第二天,也就是4月20日下午14:30,陳先生被推進手術室,麻醉師對其進行了詢問,確認全麻。陳先生壹直以為自己做的是骨折復位手術。

錄取記錄

直到第二天查房,吳醫生才告訴陳先生,妳的骨塊起不來了,正在做韌帶重建。當時陳先生表示對韌帶重建完全不知情,當即選擇報警。陳先生投訴:“吳某某騙我進來做骨折內固定。術前他說小手術不需要家屬。妳全身麻醉就為了直接給我做韌帶重建?”陳先生甚至開始懷疑,吳醫生明知骨折復位不能做,用骨折復位騙手術臺,然後在手術過程中假裝要改手術來欺騙患者。

隨後雙方發生爭執。據陳先生說,當時吳醫生說(我說)如果不行只能重建韌帶,妳(陳先生)沒聽見。陳先生回憶說,爭論沒有結果。後來,吳醫生單獨去找陳先生解釋:“妳還沒明白,妳的骨頭斷了,連釘子都沒法固定。我不缺病人,所以不需要妳的治療費。”吳醫生的上級壹位教授也勸陳先生:妳這種情況,骨折復位創傷性很大的話,別說相隔兩個月三個月,就是三周以上也不容易做到,還不如重建韌帶。

術後病程記錄

骨折復位手術變成韌帶重建,他還不知道,這讓陳先生很生氣。住院前,陳先生咨詢了多家醫院有病歷的多位醫生。華僑醫院的醫生說可以做骨折復位,南部戰區總醫院的醫生說手術是韌帶重建。南方醫院的醫生說,做骨折復位,需要在醫院做CT掃描,然後確定具體的手術方案。

針對陳先生的病情,有必要做韌帶重建手術嗎?咨詢了很多專家,意見不統壹。廣東知名三甲醫院的運動醫學專家表示,單從片子上很難鑒別。如果是早期,很有可能是小骨塊固定。但如果中間的整個韌帶在幾個月後斷裂,如果吸收不穩定,就需要進行韌帶重建。同時,專家也表示,做骨折復位會更加困難。從這種情況來看,骨折比較靠後,技術上很難固定壹個骨塊。不是每個專科都能做的,對手術的要求非常高。

華東另壹家知名三甲醫院的主治醫師表示,手術前後十字韌帶其實是完整的,附著在韌帶上的骨折塊在吸收了大部分能量後被撕掉。根據原理,骨折復位內固定應是首選。但另壹家三甲醫院的骨科醫生認為,陳先生的病情需要韌帶重建。他指出,這是壹次撕脫性骨折,他的膝蓋從前到後都遭受了暴力。雖然韌帶沒有斷,但是與韌帶相連的骨頭在受到暴力時已經被撕裂了。這種情況要做韌帶重建手術。

CT檢查

據專家評估,骨折復位和韌帶重建都是常規合理的方案。但對於韌帶重建,陳先生認為是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做的,所以不能接受。陳老師自己說他壹直比較傾向於做骨折復位,也通過咨詢很多醫生了解到骨折復位手術對運動能力的損傷較小,所以術前壹直在談骨折復位的方案。但最讓陳先生無法接受的是,手術後陳先生得知,手術是切除兩條腘繩肌,然後做韌帶重建。他失去了兩條腿筋,在他看來,這造成了不可挽回的傷害。

韌帶重建會帶來損傷嗎?去掉兩條腘繩肌有什麽效果?廣東某知名三級甲等醫院運動醫學專家表示,這種方法全球通用,短期內可能會有點不舒服,不均衡。但是鍛煉半年到壹年,就不會有什麽效果了。這壹點早就被證明了,而且是壹種非常流行和安全的方法。

但也有專家表示,肌腱切除帶來的額外創傷不容小覷,可能會出現並發癥。最常見的是隱神經損傷,表現為小腿內側麻木。此外,膝關節屈曲的肌力下降。人只有6塊腘繩肌,如果去掉2塊,剩下的4塊就起到了6塊的作用,要花大量的時間、精力和金錢去鍛煉,讓剩下的4塊補償。

2.醫療記錄令人懷疑

《手術情書》中的手術名稱是“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修復術”。陳先生認為手術的名義有太多的“玄機”。為什麽不同於骨折復位和韌帶重建?按照陳先生的理解,這是壹個“醫院陰謀”:首先,這個修復說明韌帶只是撕裂嚴重,為什麽要重建?其次,這封“關於手術的情書”是在手術前壹天。這個名字是不是說明吳醫生早就想到韌帶手術而不是骨折復位?第三,醫院在玩文字遊戲,不僅讓患者看不懂手術名稱,還在手術前的各種安全檢查中蒙混過關。據陳先生回憶,“手術前我問過,妳知道該怎麽做嗎?”我說是後交叉韌帶脛骨止點撕脫骨折做骨折復位。麻醉沒有顯示任何差異。"

為了解答自己心中的疑問,陳先生兩次去醫院復印病歷,希望能在病歷上找到壹些線索。陳先生發現,這5份病歷的名字都很相似,但又不完全壹樣。

手術知情同意書名稱: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修復術。

術前總結與討論結論手術名稱: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撕脫骨折復位固定+膝關節陳舊後交叉韌帶重建。

麻醉前訪視記錄中擬進行的手術名稱:膝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撕脫骨折復位固定術。

麻醉記錄手術名稱:關節鏡下左膝關節後交叉韌帶重建+自體肌腱提取+關節清理+等離子消融。

手術記錄手術名稱:膝關節陳舊後交叉韌帶重建+關節鏡下滑膜切除術。

病歷單

除了前面提到的復位固定和後交叉韌帶重建手術,手術知情同意書中還出現了壹個新的名稱“後交叉韌帶修復術”。壹個手術,為什麽會有這麽多名字?針對手術的新名稱,廣州市衛健委給出的答復是:經對吳某某調查詢問,其在手術知情同意書中稱“關節鏡下後交叉韌帶修復術”,手術內容包括復位、固定、重建。但陳老師認為“修復”包括“重建”,這是文字遊戲。

廣州市衛生健康委回復:

衛生健康委員會回復

關於修復和重建手術的區別,廣東知名三甲醫院的專家表示,壹般來說,這種修復不多,以重建為主,而且(韌帶)撕裂了很難修復。另壹位專家說,在學術上,兩者還是不壹樣的。後交叉韌帶的直接修復是通過縫合固定的方式修復後交叉韌帶,不需要額外使用肌腱等移植材料,也不需要鉆骨隧道,意味著又要縫合修補壹年;重建手術是指再次牽拉肌腱移植物,重建後交叉韌帶,需要骨隧道。這種移植物壹般取自患者,常規取兩條自體腘繩肌腱,對患者有壹定創傷。

監控“消失”

陳先生說,術前他和吳醫生詳細談了兩次,都是關於如何做骨折復位方案。陳老師指出,他第壹次在住院部門口的電梯間講骨折復位內固定和取出內固定。第二次在住院部的醫生辦公室,吳醫生在談完骨折復位方案後,也強調該方案比別人的韌帶重建流水線用料少,耗時稍長。但陳先生說,醫生並沒有提到手術的難度、失敗和後備方案,更沒有提到如何重建韌帶。

為了找到這兩次談話沒有涉及壹點韌帶重建手術的“證據”,陳先生向醫院提出調取相應時間的監控錄像,但結果並不如預期。根據陳先生提供的錄音材料,他先打電話給中山醫院壹附院保衛科,要求調取相關監控錄像,但保衛科回復稱要報警後才能調取監控。後來陳先生報警要求派出所調取監控,但派出所值班領導回復:只有非公安系統的錄像才能出具相關手續,然後提取監控。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沒有辦法走程序。這屬於醫療糾紛,可以書面申請醫院保存相關監控。

隨後,陳先生向廣州市衛健委申請調取相關監控錄像。廣州市衛健委回復:經查,醫院只有公共區域的治安監控錄像,監控錄像保存期為1個月,目前已覆蓋,無法向您提供上述錄像資料。

監控錄像被覆蓋了。

4.維權之路

4月25日出院後,陳先生開始了自己的維權之路。我選擇報警,醫院事務管理部投訴,並撥打廣州12345。針對陳先生10的質疑,廣州市衛健委給出了壹份長達8頁的書面答復函,答復醫院整體不存在過錯。同時,衛健委指出,因其專業性較強,屬於醫療技術範疇。如果妳還有疑問,建議妳向醫院所在的越秀區衛生局申請醫療事故技術鑒定。

衛生健康委員會回函

對於衛健委的答復,陳先生並不滿意:“我曾經想讓政府嚴懲涉事醫生,並監督防止類似事件發生。現在我只想保留說出來的權利!提醒其他患者註意,避免受到傷害。除了刑事訴訟,我不想采取其他方式。”至今,陳先生未書面申請醫療鑒定。

接到陳先生的爆料後,醫生很難第壹時間聯系上吳醫生。吳醫生說不方便透露,請聯系醫院。然後我們撥通了中山大學附屬第壹醫院事務管理部的電話,醫生說不方便透露。

三甲醫院的專家了解此事後表示:“這其實是壹次沒有得到患者理解的計劃外手術。如果患者不接受,走程序就贏不了。真正的專家無法理解醫生的專業術語。作為壹個醫生,坦白沒有錯。手術前要好好談壹談,耐心和患者溝通。”

另壹位三甲醫院專家也表示:“手術中的具體情況無法預測。可能是患者和醫生的溝通出現了問題,患者不理解醫生的意圖,造成了這樣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