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順義村太美了!

順義村太美了!

順義有美麗的田園風光,美麗的人民,美麗的村莊。這種美具有豐富的文化底蘊和獨特性。

今天的順義農村特別迷人。遠遠望去,淺山是伊壹,綠水潺潺,壹排排的樹木和農田像是壹道風景;走近壹看,大街小巷綠樹成蔭,鮮花盛開,房前屋後整潔有序,鄉間小路幹凈通暢;深厚的鄉村文化訴說著“鄉愁”,鄉村產業煥發著新的活力,農民幸福的笑臉傳遞著真誠的問候。

京美

秋天的景色,繽紛的舞姿,淺淺的山巒,美不勝收。

近年來,順義區加快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了以“舞彩淺山”為特色的旅遊品牌,現已成為人們旅遊健身的好去處。把車停在穆林鎮茶棚村蔡五淺山的停車場,順著山勢和步道帶領遊客進入淺山深處。滿山灌木,野花遍地,水榭蘆葦,木棧道,木橋...春夏兩季的淺山,滿目蒼翠,生機盎然;秋天的淺山林,染得像壹幅色彩斑斕的油畫;冬日的淺山銀裝素裹,靜謐而美麗。在這裏,大自然繪就了壹幅“青山舞彩絲”的美麗畫卷。

在淺山腳下,茶棚村還有壹大片花田。春天種油菜花,秋天種向日葵,形成千畝花海景觀。華天有三個雙層觀景臺,可以讓人們將美麗的景色盡收眼底。金色的花海和滿山遍野的綠色美景每年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

綠水環繞城垛,微風吹在臉上。順義區水系豐富,流經多個村莊,為順義農村增添了不少靈氣。近年來,順義區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結合黑臭水體、小微水體治理和農村汙染治理工程,不斷改善群眾身邊的水環境,努力建設人水和諧的宜居新家園。在張鎮的無名河畔,村莊、樹木和河流相映成趣。過去,沿線村莊的居民將生活汙水直接排入無名河。為了改善村莊的生活環境,張鎮通過建設截汙管道和埋設玻璃鋼汙水收集池,集中整治無名河邊的小型分散排汙口或雨汙合流口,有效解決了汙水直排河道的問題。在各部門的共同努力下,村裏原本臟兮兮的溝、渠、塘逐漸亮了起來,成為美麗鄉村的“微景觀”和百姓身邊有靈氣、有活力的“景觀”。

順義是壹個現代農業區。來到順義村,風吹麥浪,瓜果飄香,讓居民體驗壹種野趣,重溫壹份鄉愁。春耕時節,趙全營鎮萬畝示範廣場的田間,冬小麥綠油油的,披著綠衣服,灑水車來回跑著給麥田澆水。夏收快到了,田野裏是麥田裏千浪吹的景象。現代小麥收割機、打捆機、碼垛機和其他機械在田地裏來回運轉。

壹年四季,順義村的田野裏瓜果蔬菜飄香。這得益於順義區近年來采取多種措施,加快傳統農業向都市現代農業轉變,不斷提高農業生產的科技含量和農產品附加值。順義區通過建設示範村、美麗休閑村、星級園區和農業品牌,舉辦農產品推介會和農業節,宣傳推介優質農產品,大力發展農業休閑旅遊等新業態;通過“百名農業專家興順工程”,建立“農業專家+基層農技人員+農業科技示範基地”的科技入戶模式;通過實施農業互聯網、數字菜地等信息化工程,不斷推動“互聯網+農業”發展。如今,卡車將櫻桃、西瓜、西紅柿等果蔬運到市場,送上大眾餐桌。農民的口袋也鼓了起來,笑容更加燦爛。壹年四季的豐收讓農民越來越有力量,如畫的田園風光讓人流連忘返。

穆拉米

平坦的道路,宜人的路邊風景,精致的景觀和休閑場所點綴在村莊中...順義農村生活環境越來越精致,村容村貌變化很大。

史家營村幹凈整潔的街道。

穿梭於北石槽鎮的村落,綠色的時刻縈繞左右。北石槽鎮充分利用邊緣地、廢棄地、閑置地進行綠化造林,將壹片小微綠地與村莊緊密相連,將綠色送到人們的家門口。從槐泗路右轉進入北五路。道路兩旁的地塊上長滿了各種各樣的樹,點綴著野花,隨風起舞。"村莊被綠樹環繞,因此更加寧靜,有壹種天堂的感覺。"村民劉說。目前,北石槽鎮16個村全部為市級“生態文明村”,北石槽鎮榮獲“全國美麗城鎮”稱號。綠色成了北石槽鎮最動人的顏色。

庭院綠樹紅花掩映,整齊的房屋錯落有致。走在順義的鄉間,讓人心曠神怡。

人類的美

建設舒適宜居、和諧淳樸的美麗鄉村,離不開良好的村風、民風、家風建設。近年來,在建設文明城區的道路上,文明之風也在順義的鄉村間吹起,奏響了美好、家庭和睦、積極向上的歡樂旋律。

嚴華營村的村民定期清掃無名烈士紀念園。

為了促進村民之間的和諧關系,形成美麗幸福的農村景象,壹些村莊根據實際情況制定了獨特的管理機制。馬坡鎮史家營村設立了“婆婆澡堂”,為年輕人孝順老人、愛親人搭建平臺。媳婦陪婆婆,兒子陪爸爸,孫子陪爺爺,孫女陪奶奶,家裏沒有老人陪鄰居。通過洗澡,可以拉近婆媳、鄰裏、家人之間的關系。同時,該村還通過設立精神文明獎、老人關愛費,創建“家”文化和村史展室,制作《和諧施家營》等村歌,營造了和諧文明的村風。此外,南蔡鎮河北村“孝老愛親”、高麗營鎮某村“五大十佳獎”、“北石槽鎮最美人物評選”等活動,以及各村繪制的文化墻、建成的村史館,都在醞釀著好家風、好村風、家庭和諧之道、夫妻和諧之美、孝的家庭關系。

今年年初,壹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打破了人們的正常生活。每個村的黨員、網格員、村幹部、普通村民,包括夫妻、婆婆,甚至全家壹起上陣...從白雪皚皚的冬天到炎炎夏日,值班人員壹直堅守在村口;網格員化身“跑者”為居家觀察者購買生活必需品;還有壹群可愛的村民,黨員,義務講解防疫知識,給防疫人員理發...

美不僅體現在人的外表上,更源於人的內心。善良、勇敢、進取的種子在順義生根發芽。

文化美

壹方水土養壹方人,壹方水土育壹方文化。順義區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註重挖掘傳統文化,留住“鄉愁”。文化給順義農村帶來新生活。

市民來到前陸各莊村體驗插秧。

北小營鎮前陸各莊村是張堪文化的發祥地。近年來,在美麗鄉村建設中,由前陸各莊村規劃牽頭,明確了“漢古韻兩千年,北方第壹稻田”的發展定位,成立了北京市江安沿江專業合作社,復種水稻200多畝。同時,該村將陸謙養鴨場改造成張堪農耕文化園,通過還原鐘樓、太守府、農耕學堂、農耕園、水田等場景,展示順義悠久的農耕文化。通過打造水稻插秧節、水稻豐收節、油菜花節、冰雪嘉年華等活動,為傳統農耕習俗增添更多的文化性、趣味性和參與感,讓傳統節日文化、北方稻作文化、民族民俗文化以不同形式完美演繹,滿足不同群體的休閑娛樂需求。“稻田現在是童年和鄉愁的回憶。我想通過壹些努力把父親的種植經驗和農耕文化傳承下去。”北京江岸濱江農業科技開發合作社社長劉小慧說。

在楊鎮村,有壹批非遺傳承人和傳統老藝術家,他們將傳統文化發揚光大,並堅持下去。柳編、浮雕葫蘆毛猴、龍燈節、骨雕、增莊鼓等眾多非物質文化在陽鎮默默堅守。胡是楊鎮張家塢村的村民,也是壹位竹編大師。傳統的柳編工藝伴隨了他大半輩子。“柳編是用柳條做的,編織簸箕、水桶等農產品,還需要竹子、尼龍絲。冬天和春天,空氣幹燥。不保濕的話柳條會裂斷,沒法織,要提前泡壹晚上柳條。”胡對說:Wickerwork的工作是壹個苦差事。他常年蹲下來幹活,用尼龍線和牛筋線紮緊柳條需要很大的力氣。胡的手上有許多裂痕。雖然現在柳編的利潤極低,但胡始終不願意放棄自己堅持了壹輩子的事業。他說他會堅持這項民間手藝,直到走不動為止。

近年來,張鎮廚王文化節非常豐富多彩。每年的廚王文化節通過壹系列不同模塊的精彩活動,呈現出“來順義過年”的節日氛圍,成為周邊市民過年遊玩的好去處。在這裏,市民除了可以欣賞到多種民間技藝,還可以看到竈神和奶奶竈神的多種系列文化創意衍生品,包括竈神和奶奶竈神酒,以及竈神的新年大禮包、順順易竈神的十二生肖鑰匙扣等特色產品。

特色美

順義鄉村美各具特色,百花齊放。

盛開的油菜花與淺山形成對比。

趙全營鎮北朗中村以花卉產業為載體的觀光休閑農業,不僅促進了該村的經濟發展,也使該村產業轉型升級完美實現。目前,北朗中村已建成中草藥園、花卉中心、森林氧吧、農耕園等公園供遊客參觀體驗,並開展了科普教育、休閑觀光、名花展覽、文化傳播等活動,每年吸引大量遊客。“中草藥園裏種了上百種中草藥。除了參觀學習,遊客還可以購買盆栽中藥材等衍生品,體驗種田、手工開發草藥等活動。文化與產業的結合,既能促進村產業轉型升級,又能增加村民收入。”北朗中農工貿集團副總經理劉學禮說。在5000平方米的智能溫室裏,各種顏色的鮮切菊花映入眼簾。“我們建立了智能花卉物流配送中心和二維碼產品追溯系統,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北京市園林科學院等科研單位合作,通過科技手段和利用高校資源,不斷引進新品種、新技術,開發精品花卉和高檔花卉,加快產業轉型升級。”劉學禮說。北郎中村已經舉辦了兩屆春節春節花展。今年春節期間的花展以蝴蝶蘭為主,將園藝、情感、藝術、生活緊密結合,充分展示了北朗中“壹村壹品”建設的成果。

龍灣屯鎮劉莊湖村被評為中國最美休閑鄉村。該村有幾個旅遊景點,包括葫蘆藝術莊園、歐菲堡酒莊、分享收獲農場等。遊客可以體驗火彩葫蘆的制作過程,采摘有機蔬菜,品嘗歐菲堡酒莊的特色菜肴,在鄉村的慢時光中體驗休閑時光。在這個村發展多年的企業,和村民產生了感情。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村裏都會舉行包粽子、贈書等紀念活動。今年因為疫情,沒辦法舉辦活動,但是分享收獲農場還是很關心村裏的人。今年端午節,農場給村民送去了芹菜、西紅柿、黃瓜等蔬菜,共計0.4噸。“感謝鄉親們對農場的支持,我們在北京這個最美麗的村莊站穩了腳跟。祝他們幸福健康。”農場員工很感激。

“各有各的美”在順義農村推廣“美與美* * *”,把美麗鄉村連成壹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