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在第三冊中與迎春、惜春同時出現迎接林黛玉到賈府。她壹上臺,作者就有意識地做了壹個溫柔的手勢,這使她有別於應和:寶玉要把“品品”二字當黛玉的字送時,“問什麽?”寶玉解釋完,探春又笑道:“恐怕又是妳編的。”雖然只是壹兩句話,相比之下,英和卻始終保持著沈默。細心的讀者在這裏會看出探春和迎春、惜春的區別。灘純出場時,書上形容她“削肩細腰,身材修長,鴨蛋臉,眉清目秀,盼飛,文采精華,忘俗。”其中“盼飛”二字生動地描繪了她靈動、靈動、大方的風格。
探春無疑是《紅樓夢》中壹個活躍的人物,她的個性突出而獨特。袁公主探母時姐妹倆寫的詩,林黛玉葬花寫的詩,都顯示了大家的詩才。賈探春,壹個才華橫溢,心思縝密的姑娘,根據這種情況(第三十七回)第壹個提出建立詩社的設想。她給寶玉姐妹們發了個帖子(像是今天開會的通知或者邀請函),邀請大家討論。在《致寶玉帖》中,引用了東晉高僧慧遠的蓮花會故事和謝安邀友聚東山的事作為聯想的例子。但值得註意的是,帖子中說:“蓮社英雄是誰,只有壹眉;直奔東山之雅,讓脂粉。”意思是誰說成立詩社展示才華只能是男人的事情,但在這裏我主張我們女人也應該有這個高雅的社團。雖然我們不能說灘純是女權主義者,但她堅強不屈的性格是顯而易見的。對於探春的創意,寶玉自然“拍手稱快”,說“早該開社了”。在探春的號召下,眾姐妹踴躍響應,晚會秋涼。灘純提出了詩社活動的時間。“壹月份的話,只能兩三次。”他還說“我必須先當主持人”,並決定當天開俱樂部...總之,灘純不僅是詩社的創建者,也是詩社活動的“決策者”。由此,大觀園第壹個以女詩人為主體的海棠詩社誕生了,而且從未關閉。海棠詩之後又有菊花詩、陸學光即興詩、懷古詩、桃花詩,成為《紅樓夢》這部交響曲中最美的旋律。詩社的創立,是探春才華的優雅展現。
《紅樓夢》中關於探春最感人的故事,就是她的“看家本領”,以及她在“抄大觀園”中的表演。
第五十五回開頭寫鳳姐流產(小產),在家休養,“不能當局長”。於是,受了王夫人的委托,探春也同樣加入了李紈和寶釵的行列。用人們的話來說就是“壹個海巡夜叉,加了三鎮三山。”灘純壹家遇到的第壹個問題是管家的媳婦們瞧不起她,甚至故意刁難她。例如,的妻子吳就是壹個代表。趙阿姨的哥哥趙吉果死了。按照套路應該獎勵多少錢?吳的妻子應該壹邊報告這件事壹邊告訴程,以便為老爺的裁決做好準備。但是這壹次,在吳的妻子趙報道了的死訊之後,那意思就很明顯了。就看妳們三個姑娘怎麽處理了,更何況趙和賈探春的特殊血緣關系,所以對探春是個考驗。聰明的探春當然意識到了問題的敏感性,立刻制止了李紈賞四十兩銀子的手勢,命令吳家人轉告過去,但吳家人回答說忘了,現在要查舊賬。探春笑道:“妳年紀大了,不記得了,我們也不好過。妳為什麽不現在就回去找妳的二太太核實壹下呢?”.....壹句不軟不硬,把針藏在棉花裏的妙語,讓吳家“面紅耳赤,轉不過彎來”。這壹輪,灘純顯然是強者和勝利者。探春查了舊賬,決定照例賞二十兩銀子。
然而,這壹決定立即在趙阿姨中間引起了軒然大波,她說,“...現在妳舅舅死了,妳給了我二三十兩銀子,妳老婆就不聽話了?.....(妳)現在沒長羽毛了,妳就忘了基礎只挑高枝飛走了!”探春沒聽完,卻“氣得臉都白了,哽咽著”哭了起來。就血緣關系而言,趙無疑是探春的親叔叔,但在封建宗法社會,這種血緣關系是不被承認的。她只能承認王夫人是她媽,生母趙姨娘成了“姨媽”。因此,她只承認王夫人的哥哥是她的叔叔,而不承認趙是她的叔叔。而且,在她眼裏,趙只是跟隨賈環的壹個仆人(這也是事實)。這壹切對於今天的讀者來說是無法理解的,但歷史就是如此。這是封建社會的畸形狀態,是封建宗法制度對人性的摧殘。賈探春作為名門望族的少婦,是無法與這種強大的宗法制度抗衡的。探春最痛苦的是趙姨娘怕別人不知道賈探春是趙姨娘養的。“要兩三個月查出出處,徹底折騰壹陣子,怕人家不知道,故意告白。”壹個凡夫俗子的人生經歷無疑是探春壹生的悲劇,其母趙姨娘卑劣的性格和陰暗的心理給探春造成了極大的壓抑。然而,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堅強的灘純憑借自己的才華成為了姐妹中公認的佼佼者。
灘純是壹個最關心家庭命運的“政治家”。她對賈家的“自殺”感到痛心。在她心目中,“抄大觀園”是賈府“自殺”的奇恥大辱。
第七十四回寫大觀園七處抄,最精彩的壹幕在探春房。我們不妨把整個過程分為八個層次:
1.探春知道有人來檢查,“命眾丫鬟剪燭開門”;
2.公然聲明:“妳可以搜我的東西,但不能搜我的姑娘。”
3.聯想到甄氏家族的文案,感嘆他們是在“自殺”;
4.要求鳳姐明確回答“什麽都懂”;
5.王善寶的《秀出潛力做好臉》拉起了灘純的裙子;
6.探春大怒,打了王善保家壹記響亮的耳光,痛罵“狗仗人勢”的奴才;
7.仆人諷刺王善保家時,鳳姐稱贊“有其主必有其奴”;
8.大家都鼓勵探春,結局。
可以看出,灘純對這壹醜聞的憎惡已經到了極點。另外六個被突擊的地方,所有的人都嚇壞了,探春卻“剪燭開門”,這本身就是壹種抗議!她為她的女仆辯護,不允許抄襲她的東西。這也是抗議!她激怒了王善寶,這是抗議!灘純如此生氣的原因很簡單。請看下面壹段灘純最“經典”的解釋和感嘆:
別忙,自然連抄的日子都有!妳今天早起也沒說甄家,不過妳家家產不錯,今天真的抄了。我們正在逐漸到來。可見,這麽大的壹個家族,如果從外面殺,壹時半會是殺不死的。這就是古人曾說的“百足蟲死而不僵”,必須自殺離家自滅才能徹底打敗!
說到這裏,探春已經“不自覺地流淚”了。灘純不是賈府的叛逆者,更不是封建社會制度和倫理道德的叛逆者。相反,她是賈府最真誠的捍衛者。因此,當她以壹個“政治家”的敏銳眼光看到這座大樓即將倒塌的現實時,她所激起的悲痛和悔恨之情比賈府中所有的主人都要強烈和真摯。可謂壹片真心!
然而,灘純的警示理論和各種興利除弊、秉公治家的措施和努力,都沒能挽救賈府最後的敗亡,她最終只能遠嫁海外。
美麗的探春,不僅才華出眾,品味高雅。她的詩才雖不及薛、林,但也有自己的風韻,其詩《贊居》深受姐妹們的好評。她在處理事情和管理家庭方面更有“文化品味”。與鳳姐相比,兩人都很有才華,可謂是管理家庭的專家,但他們的“境界”不同:探春關註的是整個家庭的命運,而鳳姐主要是為了自己的私利;探春管理家庭有想法,有危機感,有憂患意識,而鳳姐完全靠即興發揮,卻主要靠討好老奶奶,充滿了市井庸俗。探春是個女人,但她的聰明並不能造就壹個男人。請看她住的寬敞的秋霜窩:大理石案“如林”“有許多珍貴的硯臺”,墻是“大字畫”,案是“大鼎”,架是大觀窯的“大盤子”,盤上有幾十個“大佛手”...房間就像壹個人,這個不粉不氣的房間,展現了探春的陽剛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