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運用語塊教學法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

如何運用語塊教學法提高初中生的寫作水平

筆者根據Sinclair和Skehan的語言二元性觀點,結合專科生的實際英語水平,進行了語塊教學法的實驗教學:在學生從語法角度對英語有了初步認識後,要轉變教學視角,以語塊為主線重新認識語言,通過壹系列的教與學活動,引導學生識別、學習、使用和積累語塊。

1.教育心理學認為,如果學生對壹門學科感興趣,就會全心全意地繼續學習,從而提高效果。興趣是壹個人認識和掌握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與壹定的情緒有關。寫作教學註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於形成良性循環,促進語文能力的全面發展。

2.中國教育家關於寫作教學的討論:葉聖陶先生說,寫作教學“不能只想著寫作的法度和技法,而忽視寫作的原材料——思想和情感”。“寫作最重要的是豐富生活,寫作離不開生活”。呂叔湘先生說,寫作訓練“應該考慮如何在不精疲力竭的情況下大有收獲”等等。它們都提醒我們,不僅要重視對學生寫作知識和技能的指導,還要重視對學生情感、興趣等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通過興趣的培養,變“不喜歡寫作”為“喜歡寫作”,從而增強作文教學的效果。

3.系統論和信息論的觀點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構成壹個系統,都屬於壹個更大的系統。任何系統都只能通過反饋信息來控制。作文教學的整個過程是壹個信息加工系統,即信息“輸入-加工-輸出”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各個環節既相對獨立又緊密聯系,系統的有機構成才能發揮更大的作用。因此,寫作興趣的培養要著眼於整體,通過信息反饋-批改的循序漸進來提高能力。

指導思想-

1.激發興趣,啟動學生寫作的內驅力。體現現代教育的民主思想,開放意識,激活學生思維,從根本上改變學生的“厭學”心理。

2.註重素質教育,促進學生個性品質的積極發展。落實初中語文教學大綱對作文教學的要求,使學生的作文水平不斷提高,能夠發揮特長,創造性地進行語文實踐活動。

3.加強訓練,形成能力。要以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為根本目的,把聽、說、讀、寫融為壹體,相互促進,全面發展。

4.適應時代要求,不斷提高自己的寫作教學水平。把作文教學改革納入語文教育發展的大系統,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學習中提高自身素質,在改革中創造價值。

三、興趣教學法的具體內容

(壹)從閱讀入手,以閱讀促進寫作。

魯迅在給賴少其的信中說:“我不能告訴妳怎樣做文章,因為我的作文是由多看多練組成的,我沒有經驗和方法。”可見,閱讀是培養和提高合作能力的重要途徑。語文課本上的閱讀內容,堪稱學習作文的最佳範例。優秀的閱讀內容教師應該講得透徹,讓學生不僅能學到知識,還能掌握其技巧。這就為多讀作品,多寫句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宇易老師說,“讀書就是吸收,吸收越豐富,寫作就會越引人入勝。”那麽如何把閱讀和寫作聯系起來呢?我的做法是強調閱讀課的教學,拓寬閱讀面,增加訓練量。每周分別開設兩節閱讀課,閱讀內容從課內延伸到課外,主題閱讀與自由閱讀相結合,教師進行適當指導。主題閱讀,即閱讀老師推薦的優秀產品,幫助學生選擇材料;自由閱讀,閱讀學生收藏或訂閱的有用的書刊,需要每個學生做筆記和評論,仔細閱讀壹些自己想學寫的文章。仔細看完,分析思考以下問題:1。是關於什麽的(題材)?主要思想或中心思想是什麽?2.它先寫什麽,是怎麽組織的(大致分段落)?3.有哪些優點(或者應該從中吸取哪些優點),有哪些缺點?然後把閱讀感受以周記的形式寫下來。

此外,學校還設立了閱覽室,書籍由專人保管和借閱。這樣,學生在泛讀中積累了材料,培養了能力,收到了以讀促寫的效果。

(二)結合活動增加感性認識。

中學生的心理特點之壹就是愛表現自己,參與感強。為了強化學生的學習動機,我們利用作文課有計劃、有目的、有準備地開展各種豐富多彩、有意義的活動,為學生提供和創造寫作題材,讓他們有東西可寫,從而解決寫什麽的問題。魯迅先生曾教導:“采蜜須采多花。”可見,生活是寫作的源泉。沒有生活,寫作是無源之水,無本之木。主要途徑是解放思想,開放作文教學,在活動中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進而變被動為主動,“要我寫”為“我要寫”。開展活動時,要課內和課外相結合,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相結合。比如課堂上的活動有:演講比賽、講故事比賽、趣味閱讀等。課外活動包括:乒乓球比賽、籃球比賽、野餐、小規模郊遊、短途旅遊、參觀工廠(車間)、校內外義務勞動等。實踐證明,學生對這些活動的參與意識和競爭意識強,興趣濃厚,積極性高。同時給他們提供寫作的題材,給他們寫東西,從根本上解決了寫什麽的問題。

2000年3月,在校長辦公室的大力支持下,我發起並創辦了郎華文學社,並主辦了《郎華班級雜誌》,為學生開辟了壹個實驗園地。

這壹系列活動營造了學生參與學習的良好氛圍,豐富了課內外聽說讀寫的內容,讓學生盡情表達自己的內心世界,逐漸養成勤於思考、隨時寫作、敢於創造的習慣,大大提高了語文能力。

(三)切合實際的命題,讓學生有話可說。

俗話說“題目是文章的眼睛”,“題目做了壹半”。命題是作文教學的起點,非常重要。經常有同學私下議論:“我喜歡寫這個題目”,“這個題目不好寫,真的寫不出東西”。很明顯,學生在作文這個話題上會有“喜歡寫”和“不好寫”的感覺,這是由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的。幾年的教學實踐讓我認識到,壹個自由度很大的命題很容易全面考察學生的寫作水平,壹個好的命題能順利打開思維的閘門。命題的內容是學生熟悉的生活,這樣才能有真實的感受。否則只能閉門造車,空空蕩蕩,學生怕寫也不足為奇。所以我們命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貼近生活,縮短寫作與生活的距離。

設計壹個有趣的命題。有這樣壹個命題:“1+1+1

2.提供有趣的素材。我曾經提供過這樣壹個故事(素材):壹個房間裏有壹個人和12只蚊子。12蚊子叮人。12÷1=12。這個人太有感覺了。他去找另壹個人來這個房間。12壹只蚊子咬兩個人。他們分成兩隊。12÷2=6。這個人感覺比以前更好了。但還可以更好。這兩個人找到了第三個人。12÷3=4。太好了,找到第四個。12÷4=3。第五個人跑了過來。12÷5=?每個人都告訴第五個人不要進來,因為蚊子很難區分。但是第五個人堅持要進來。砰的壹聲。第五個人殺死了兩只蚊子。10÷5=2。好的,很好。又聽到“砰”的壹聲,大家都高興了,第五個人又打死了兩只蚊子。8÷5=?又不好說了。大家都以為是第五個人老是搗亂,齊新就聯合起來把他趕走。

這個故事很有趣。我想讓學生寫壹篇關於壹件事的文章,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壹次討論。很多同學覺得自己有話要說,寫起來得心應手。其中壹名學生寫道:“第五個人破壞了他們的平等分配,遭受了他們的不公平待遇。但他們沒想到,第五個人在趕走蚊子之前,已經替他們打死了四只蚊子,減輕了他們很多痛苦。這第五個人就像現實生活中的改革者。他們銳意進取,敢於創新,卻被平均主義者阻擋,所以改革壹次又壹次失敗。商鞅歷史上著名的變法,侵犯了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雖然進行了壹段時間,但最後還是失敗了,商鞅本人也以被肢解告終。還有王安石變法,梁啟超康有為變法。但是,他們推動了社會進步和生產力發展,他們的改革創新精神將永遠被廣大人民群眾銘記……”

3.提供合適的話題作文。鑒於中考和高考的範圍越來越廣,我也在平時的作文教學中提供壹些適合學生練習的題目。比如,我們生活在大自然中,雄偉的山峰,遼闊的原野,歡快的溪流,深邃的海洋,都會引起我們深深的思念;來自趙輝的夕陽,寒來暑往,花開花落,鳥語蟲鳴,都會引起我們的遐想,我們會在沈思和遐想中有所感悟。請以“認識自然”為題,寫壹篇不少於600字的文章。文體不限,題目自制。然後我提醒他們:讓思維的觸角多方面接觸,為寫作提供各種機會。比如:夜晚仰望星空,感嘆宇宙的浩瀚深邃。也許妳會意識到“我的生命是有限的,但我的知識也是有限的”;走近草地,也許妳會感嘆“野火從未吞噬它們,它們在春風中又長高了”;聽著蟬鳴,也許妳會感嘆“四年黑暗勞作才有短短壹月”...

(4)必要時寫壹篇“水中作文”。

“水中寫作”是指在學生寫作文之前,教師自己寫壹篇類似的示範文章。在淳安日報,1,1,2006,1,2006,2006,2006,1,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2006,1,2006,2006,2006當然不是每次學生寫文章,老師都要先寫壹篇。只有在有可能讓學生覺得無話可說或者思想停滯的情況下,才應該先寫壹篇範文,起到投石問路的作用。我寫過如何平衡民眾心理、如何滅鼠、如何付出帥的代價等文章,印在自己主編的《海浪》上。

(5)因人而異的靈活多樣的引導。

教師面對的是壹群活生生的孩子,他們有著不同的性格和能力,他們的激勵方式應該因人而異,所以要針對不同的學生選擇不同的激勵方式。對於寫作能力強的同學,不僅要求篇幅更長,還要求不能寫錯別字、病句等。,著重鼓勵他們創新,在選材、剪裁、立意等方面給予指導。對於中等水平的學生,要幫助他們理解問題的意思,按照壹定的段落層次組織材料,鼓勵他們壹個壹個寫,力求寫得壹個比壹個好。對於成績差的同學,只要寫壹兩段流利就要降低要求,給高分,哪怕壹篇文章只有壹兩百字,哪怕跑題也沒關系;只要妳找到比較好的句子和單詞,就把它們圈起來,寫下贊美的話,讓他們受到啟發,樹立信心,從而克服他們對困難的恐懼,激發他們對作文的興趣。

(六)改革評改方式,逐步實行互評互改。

首先,廢除了程式化的批語模式,采用了壹種批語。借鑒“班主任評改”的經驗,我選擇了批語改革作為實施興趣教學的突破口。興趣取決於成功,人嘗到成功的甜頭後會有無窮的動力。很多作家大多是講自己是如何走上寫作之路的。是中小學老師的表揚和鼓勵增加了他們的信心。當他們寫的壹篇文章受到老師的表揚,贏得同學的羨慕時,那種驚喜和自豪壹定會刺激大腦,產生強烈的表達欲望,寫作的興趣油然而生。“交心”式批語的要求是:①以鼓勵為主,不要挫傷每個學生的積極性。②語言真誠含蓄,易於接受。③因材施教,突出個性特色。④體現文學素養,提高文化品位。總之要多註意優點。可以表揚某壹點的進步和成功,也可以婉轉的批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