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們常常把隕石視為聖物。比如古羅馬人把隕石視為上帝的使者,他們在隕石墜落的地方建造鐘樓祭拜他們。匈牙利人把隕石擡進教堂,用鐵鏈鎖住,防止這個“上帝的禮物”飛回天空。伊斯蘭教聖地麥加也有壹塊隕石,被視為“聖石”。在壹些古代文明中,隕石經常被用作皇帝和達官貴人的葬禮。
在中國
文章:
治平元年,常州天晴的時候,天空雷鳴。那是壹顆大星星,像月亮壹樣,在東南方被看到。偶爾,它會再次震動,向西南方向移動。另壹個地震落在宜興縣市民徐世園。遠近火光通明,許氏所有籬笆盡燒。是時候讓火歇歇了,這取決於地下有壹個杯子那麽大,極其深的東西。往下看,星星在裏面閃閃發光。天黑了好久,還是熱。過了很久,我才發現它有三尺多深,但我得到的是壹塊圓石,還是熱的,有拳頭那麽大,壹端略尖,顏色像鐵,壹樣重。州衛隊的沈正得到了它,並把它送到了潤州的金山寺。到目前為止,它壹直藏在盒子裏,遊客到了就會看到。王無咎對此非常詳細。
翻譯:
北宋元年,常州日落之時,天空中壹聲如雷的巨響,原來是壹聲大響。
星星,幾乎和月亮壹樣,出現在東南方。過了壹會兒,又響了,往西南方向移動。在又壹次震驚之後,星星落在了宜興縣壹戶姓徐的人家的院子裏。遠處和附近的人都看到了。火光明亮,許家的圍墻被燒毀。
這時,火滅了。看,地上有壹個茶杯大小的深洞。往下看,星星在山洞裏,有微弱的光。時間久了,天色漸漸暗了下來,太熱了,無法靠近。過了很久,我挖了那個洞,有三尺多深,得到了壹塊圓石頭,還是很燙的。它有拳頭那麽大,末端略尖,鐵顏色,鐵重量。
常州知府沈正得之,送潤州金山寺保存。它仍然藏在壹個盒子裏,參觀者到了那裏就會打開盒子給人們看。王無咎就此寫了壹篇文章,記錄得非常詳細。
作者信息:
沈括(1031-1095),杭州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北宋科學家、政治家。仁宗嘉進士宗申參加了王安石變法運動。熙寧五年(1072)升任天部監,次年赴浙江考察水利和軍官。熙寧八年向遼國派遣使節,駁斥遼國對土地的主張。次年,任翰林學士,右使三秘,整頓陜西鹽政。後來兗州(今陜西延安)以加強對西夏的防禦著稱。元豐五年(1082),宋軍在永樂城之戰中被西夏擊敗,被降職。
沈括--中國歷史上最傑出的科學家之壹。他精通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地理、農業和醫學;他還是壹位傑出的工程師、卓越的戰略家、外交家和政治家;同時他學識淵博,擅長寫作,精通別人的歷法、音樂、醫學、占蔔等等。晚年撰寫的《孟茜筆談》詳細記錄了勞動人民在科學技術方面的突出貢獻和自己的研究成果,反映了中國古代特別是北宋時期自然科學的輝煌成就。孟茜筆談不僅是中國古代的學術寶庫,而且在世界文化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
相關信息:
耳語-隕石收集記錄
《山海經》雲:“大地夾在六合與四海之間。日月照,群星隨,四時規訓。其太歲,神生,其物異,或天或壽,唯聖人能明。”但在我看來,古往今來,能懂他道的聖人,可謂廖毅。遠路遮天,星月迷蒙,凡人不能過。
《左傳》說:“隕石,星辰”。隕石與世間壹切眾生無異,與中原微賤的黃土無異。然而,它是天外來客,是通往天堂的橋梁,是上帝的天使。我把壹生的財力物力都用在吃飯睡覺上了,還想在壹個房間裏收集世界各地的隕石。但是,世界之大,宇宙之廣,歲月之長,世界上的隕石是人力所不能及的。雖然收藏不多,但經常把玩,如獲至寶。喔!加油,開心點!
歲月無情,廉頗畢竟老了。我壹生所聽到的、看到的、收集到的,都記錄在這裏,留給後人:
日照隕石:石盆山,益州府日照縣南四十裏。《淮南子蘭明篇》雲:“昔四極廢,九州裂,天不覆,地不全;火不滅,水不絕;野獸吃人,而鳥類捕食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補天,斷爪足以立四極,殺黑龍助冀州,積蘆灰止淫水。天補,四極正;水幹,冀州平;狡猾的蟲子死了,就毀了民生;回州,捧壹輪天。”山頂上還有壹個馬蹄形的隕石坑,隕石散落在裏面。山腳下,玉濤洛南南門外立著隕石。土人說:盤古開天地,日月星辰各司其職,四海壹家,其樂融融。沒想到太陽爆炸,隕石墜落,甚至導致巖石破土。“四極廢而九州裂”,民不聊生。幸運的是,補天女神在山頂,xi在東海沐浴,拯救了許多生命。就是在山腳下建老母廟祭拜女媧何,在高臺上堆隕石祭拜太陽神。它的寺廟已被摧毀,它的紀念碑仍然存在;它的平臺沒了,隕石可見。
羅易隕石:在伊河和洛河之間,沒有隕石的痕跡,其位置也無從考證。竹書編年史上說“禹死後,夏邑八年雨金落”。竹書編年史也說:“夏傑十年”,...星星像雨壹樣在夜裏落下,地震使伊洛筋疲力盡。
藍山隕石:宜州地區藍山縣城西40裏。至今仍有石質遺跡,形似鐵牛。當地人視其為神,豎立廟宇供奉。廟已破,廟碑猶存。據說唐代隕石墜落,因神牛而成廟。
壽光隕石:青州府壽光縣城西五十裏。《宋二十四史》雲:“魏明帝青龍三年正月,隕石在壽光”。乃迪有壹個流星村,村旁有壹個隕石狀的石臼,也叫流星石臼,是壽光八景之壹。李振勇說:“於海村的名字是壹顆流星,妳選擇留在這裏。誰持玉杵回天,似用高丘揭地氣。”
回到德國。貴德府以北50英裏。《春秋》說:“魯僖公十六年,正月春,王神朔,隕於宋五年”。《元和郡圖冊》卷七載:“隕水源在縣城(宋城縣)北四十裏。春秋時隕於宋,其地為池”。
文縣隕石。懷慶府文縣西八十裏。《二十四史·宋書》載:“晉太康五年五月,丁四,文、合陽發現隕石兩塊。太康六年正月,隕石在文三。”文縣西盟縣有壹座韓愈墓,旁邊有壹塊巨型隕石,無疑是文縣隕石。
飛翔隕石。廣平府肥鄉縣東三十裏。《二十四史·宋書》雲:“獻帝八年五月,金城星宿落於肥鄉。”
武威隕石。涼州武威縣。《二十四史——宋書》雲:“熙和八年五月,星落肥鄉。先河九年正月,隕星在涼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