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上海市人大代表

上海市人大代表

希望這篇文章對妳有幫助:

創業不怕遠征難,致富惠及全村人。

——記市人大代表、上海璐璐綠化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長周的先進事跡

周是北江鎮紅荔村黨總支書記,上海露露綠化公司董事長、黨支部書記,市五屆人大代表。

周曾經是村的壹個普通農民。雖然他做了很多生意,但他從未變得富有。黨的十壹屆三中全會以來,他積極響應黨和國家改革開放的號召,致力於經濟建設,抓住發展機遇,經過不懈努力,在上海成立了露露綠化公司,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

野心四面八方,創業不怕困難。

年輕時,由於家境貧寒,周只斷斷續續學了兩年半。為了謀生,九歲那年,我和姐姐去上海撿煤渣。十三歲時,我為生產隊放鴨子。後來我磨豆腐,成了粉絲。雖然吃了不少苦,但還是賺不到幾分。艱苦的生活環境迫使他學習如何做木匠。16歲的我,負重200公斤。壹天走了幾十幾百裏,被吱嘎作響的電線桿過早壓彎。在此期間,他去過江蘇、山東、安徽、上海、浙江的許多農村。長途跋涉和露營讓他的謀生難度增加了壹倍,也堅定了他創業的信心。

從65438年到0978年,改革的春風遍布中國。村裏建起了壹個金剛石砂廠。由於他頭腦聰明,門路廣,工作努力,被工廠請去跑供銷。此後,他經常往返於四川、上海、遼寧等地,為工廠采購生產金剛石砂的原料碳化矽;並不停地去吉林、黑龍江、廣東等地推銷廠裏的產品。1983,任鉆石砂廠廠長。在他任職期間,工廠的效益是“芝麻開花節節高”,不僅接納了30多名工人,每年還上繳村裏近2萬元。1986年,他接手了村裏資不抵債、瀕臨倒閉的鑄造廠的承包合同,並立下軍令狀:兩年內還清欠款,第三年上繳村裏的利潤。憑著那種不屈不撓的倔強,他真的遵守了諾言。幾年下來,他不僅還清了廠裏的債務,還上繳村裏留成,凈賺了5萬多元。

幾任廠長的實踐和長期的歷練,不僅讓他更早的看到了外面的世界,也磨練了他的毅力和恒心。無論遇到什麽困難和挫折,他始終保持樂觀的人生態度,這也為他後來的事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路在腳下,發展不停。

也許他年輕時去過上海。周對比較熟悉,也比較有感情。他覺得上海更適合他的發展,他堅信在上海可以做得更多。所以他告訴家人他要去上海旅遊。

1996年2月的壹天,周從《新民晚報》上讀到壹則新聞。上海壹位領導建議,上海要發展,要與國際接軌,就要大力實施美化、綠化、亮化工程,五年內把30萬棵樹搬進上海。思維敏捷、善於把握機遇的周從這則新聞中看到了上海花木市場的廣闊前景和潛在的巨大商機,拓寬了思路,激活了靈感。他決定放棄工作,跑苗木花卉,成立露露綠化公司。

剛進入苗木花卉生意的第壹年,因為技術和經驗不足,市場信息不靈,不但壹分錢沒賺到,反而虧了70萬。然而,沈重的債務並沒有嚇住周。他在哪裏跌倒,就在哪裏爬起來,也許這就是他與眾不同的地方。為了掌握第壹手資料,他兩條腿到處跑,爬山涉水,風餐露宿,有壹次46天跑光了4雙布鞋。有時他夜宿山林,山谷中野狼的嚎叫聲不絕於耳。至今他仍記憶猶新,心有余悸。還有壹次,他去浙江嘉興轉運壹批香樟。因為部分苗木不符合要求,雙方發生爭執。裝車的時候,他試圖把樹往下面拖,但是裝卸工使勁往車上拉。結果樹從車上掉了下來。雖然他眼疾手快,側身而過,但大樹的樹枝還是狠狠地把他放倒了。如果這半噸重的樹真的砸到他,後果不堪設想。為了選擇好的樹苗和樹木,他帶著壹個愚蠢的相機,走到哪裏都拍下壹些珍貴而有價值的樹苗。這幾年來,用了幾千卷膠卷,沖洗出來的照片有壹人高。他壹邊經營生意,壹邊還學習園藝知識,認真向當地農民和林業專家詢問各種苗木的生長習性,學到了很多書本上學不到的東西。很快,他成了管理和培育幼苗的專家。

上海浦東世紀公園占地140公頃,是中國最大的生態公園。1998 10為配合大年初壹1999的開園儀式,公園建設指揮部決定在公園內搶種2000棵香樟樹。因為5438年6月+10月已經過了種植香樟的最佳時間,而那年冬天上海天氣特別冷,貿然種植香樟風險很大。總部聯系了上海幾家園林綠化單位,沒有壹家敢收。得知這個信息後,周站了起來,大膽地接受了這個任務。針對氣溫較低的情況,他和有關專家研究了特殊的技術處理方案,采取了獨特的保溫措施。開園前,高標準高規格種植了2000棵樟樹。2000年5月,指揮部組織專家對種植的香樟進行驗收,成活率高達98%。正因如此,周也贏得了“樟樹之王”的美譽,露露綠化公司也從此在滬上名聲大噪。先後承擔了浦東世紀大道、上海科技城、上海市政府165綠化工程、虹橋國際機場、浦東國際機場等60余項綠化設計和施工維護工程,其主要香樟、銀杏、雪松成活率達98%以上。由於露露在上海綠化方面的突出成就,公司還獲得了園林綠化最高獎“白玉蘭”獎和上海市政府頒發的國家金獎,並由上海市委市政府親自頒獎。

在上海市場站穩腳跟後,並沒有停下周的腳步。為了抓住國家西部大開發的機遇,2001年,他提出了“立足上海,挺進西北”的發展思路,迅速將公司的市場向西部延伸。與洛陽有關方面合作成立小浪底園林公司,先後承建河南鄭州綠化工程、駐馬店高速公路綠化工程。他實際上參與了西部的建設。截至去年年底,公司總資產已達7000多萬元,年產值達6000多萬元,員工總數達2200多人。2004年,公司上繳國家稅收360多萬元,利潤350多萬元。

愛在家裏,致富不忘根。

經過10多年的努力,周的事業發展了,個人也富裕了,但他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生於斯長於斯的故鄉,始終沒有忘記自己是壹名全國人大代表。他常說:個人富了不富,村民富了才富。我想以露露公司為龍頭,闖出壹條公司加農戶的致富路,真正帶村民走上致富路。

1999年初,由於業務需要,周決定投資建立自己的種苗基地。在選址問題上,有人向他建議,最好放在上海郊區。壹是方便管理,二是降低運輸成本。然而,經過深思熟慮,當他最終做出決定時,他把基地建在了自己的家鄉北江。公司裏的人聽不懂,周卻對說,“露露綠化公司是壹家民營企業,是從北江的地裏走出來的。現在企業發展了,但我們不能忘記鄉親們。我在家鄉建基地,就是想辦法給家鄉人民賺錢,帶領他們共同富裕。”

在黨委政府的支持下,近年來,露露綠化公司在家鄉的苗木基地從壹個村擴大到八個村,從二十多戶擴大到四百多戶,從幾十畝擴大到現在的1200畝,投資5000多萬元。在經營形式上,公司提供資金,農民以土地和勞務入股,公司負責產銷,農民以土地分紅,從而建立起“公司+農戶+市場”的農業結構調整產業鏈,不僅解決了大量家鄉人的就業問題,也為全區農業結構調整樹立了典範。在他的帶領下,村裏400多戶農民從純種糧農民轉到了綠化公司。他計劃通過三年的努力,把村裏的農民全部轉移出去,發展二三產業。

周不僅在家門口幫助上千農民找到了致富門路,還帶了近千人外出。壹些從老家去上海打工的人找到他,希望能和他壹起找工作。他總是給他們想要的任何東西,並盡可能地給他們提供工作。目前公司現有2200多名員工中,85%來自北江和鹽城。他們有的參與了上海世紀公園、浦東新區街道綠化工程的建設和維護,有的從事了城市保潔,有的成了賣苗木的小老板,告別了溫飽,步入了小康。

為了帶動更多村民致富,他今年提出了新的發展目標,年產值超過6500萬,基地面積2000畝,新增農民200人,新增就業400人。為此,他投資了兩個新項目:壹個是在布湖路建設生態農業觀光帶,計劃投資2000萬元,壹期已投資12萬元,建設150畝高檔花卉基地;二是在上海浦東發展兩個農貿市場,在北江種植反季節大棚蔬菜,使農業產業化再上新臺階。

事業無止境,奮鬥永無止境。這是周的座右銘。他想讓露露公司不斷發展,他想讓更多的鄉親壹起致富。這是壹個NPC人大代表的不懈追求!這就是壹個支部書記的高尚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