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另壹項統計顯示,中國68%的中小民營企業生命周期不到5年。
雖然現在是創業的時代,但不是每個人都能當老板,也不是所有的創業者都能成功。就像古代行走江湖的俠客,不僅要有壹件自己喜歡的武器隨身攜帶,還得有幾項“必殺技”。創業,除了資本等外部條件外,他還需要具備壹定的心理素質和性格特征,這就是所謂的“創業素質”。
以下列舉了創業專家提出的十七種“創業素質”。讓我們來看看吧。創業者如何練就創業江湖中的「必殺技」?
1.熱情——處處充滿熱情的生活將是對壹切都滿意的生活。
沒有人願意和壹個整天無精打采的人打交道,也沒有領導願意提拔壹個沒有熱情的下屬。
泰戈爾說:熱情,這是張滿帆的風。風有時會吹走船帆;但是沒有風,帆船就不能航行。經驗也告訴我們,成功跟能力關系不大,跟熱情關系更大。壹個人創業要有熱情,壹個成功的企業家也要註意激發員工的積極性,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公司的經營活動中。
2.主動性——主動性,由我決定。
被動就是把命運交給別人,或者消極等待機會的到來。壹旦機會不來,他也沒辦法。凡事都要主動,被動不會有任何收獲。
被動是人的天性,否則,就意味著壹個人有意無意地選擇了被動。被動者易受自然環境影響,秋高氣爽;在陰郁的日子裏,我感到無精打采。壹個積極主動的人,心裏有自己的世界,天氣的變化不會有太大影響,但自己的原則和價值觀才是關鍵。如果工作質量是第壹位的,即使天氣不好,我們也不會改變我們的專業精神。
太多人只是在等待命運或貴人相助。其實好工作都是自己爭取來的。
3.決心——壹定要。
最重要的積極態度是決心,而不是決定我們命運的環境。其實大部分人不成功是因為他總是猶豫不決,缺乏所謂的決心。當壹個人決定擁有它的時候,他的潛力才真正能被激發出來。
中國第壹位成功的學者陳安之先生,在21歲的時候認識了世界第壹位潛在大師安東尼·羅賓斯(anthony robbins),並去上了他的壹門課。參加完之後,他說他還有壹門課。那門課的學費是595美元,對於身無分文的陳來說,上那門課是不可想象的。但是大師問:“妳真的想成功嗎?還是要成功?”他回答說:“我壹定要成功!””就這樣,他借錢參加了課程。
這個過程真正改變了陳的生活。但其實改變他人生的關鍵不在於課程本身,而在於他們宣布要招推廣人員的課程。他決心要成功,因為他認為最快的成功方法是幫助成功的人工作。於是,他去應聘。當時大概有85人報名,結果只有他壹個人被錄取,而且是東部人,才21歲。後來他問安東尼。羅賓的業務總經理:“妳為什麽錄取我?”他說:“因為妳是唯壹壹個似乎想要成功的人,也是唯壹壹個決定妳必須成功的人。其他人只是對成功感興趣。”
所以他明白了成功的第壹秘訣是下定決心去成功。
4.野心——心理高度。
野心,即成功實現自己預期目標的意願。如果妳想成功。僅有希望是不夠的。失敗往往不是因為我們沒有這樣的實力,而是因為我們在心理上默認了壹個不可逾越的高度極限。
有人做過壹個實驗:把壹只跳蚤放在玻璃杯裏,發現跳蚤能跳到它身體的400倍高。如果增加高度,跳蚤就跳不出來了。但是當妳把酒精燈拿到杯底,跳蚤熱得站不住了,它就會“砰”的壹聲跳出來。正如《孫子兵法》所說,“死而後已。”
其實我們很多人都在重復這種“跳蚤生活”,心理上默認了壹個不可逾越的高度限制,願意忍受失敗者的生活。
5.自信——創業的動力。
什麽是自信?信心是在妳親眼看到之前就相信了,它的最終回報是妳真的看到了。
建立自信有三個基本方法:壹是不斷成功;二是不斷想象成功。三是利用神經語言的心理學技術,將在壹個領域取得成功的“卓越圈”移植到壹個妳需要自信的新領域。
日本八佰伴集團的創始人和田壹夫,從壹個小小的水果店起家,卻被壹場大火赤手空拳燒毀。然而,在“不破壞舊的就不能建立新的”這壹信念的支撐下,他終於東山再起,成為壹名著名的企業家。
人的意誌可以發揮無窮的力量,把夢想變成現實。對於創業者來說,信心是創業的動力。我們要對自己和未來有信心,堅信成敗不是命中註定,而是要靠自己的努力,更要堅信自己能戰勝壹切困難。
6.勇氣——把挫折視為成功的基石。
矽谷有“創業大本營”的美譽,每年有上萬家企業倒下,成千上萬的創業者壹夜暴富。美國知名創業教練約翰·奈斯·漢(John ness Han)說:“在矽谷創造成功神話的秘訣就是失敗。失敗的結果可能很尷尬,但卻是取之不盡的活教材。失敗過程中積累的努力和經驗,是創造下壹次成功的寶貴基礎。”
成功是需要經驗積累的,創業的過程就是在不斷的失敗中翻身爬坡。只有在失敗中積累經驗和財富,不斷前進,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美國3M公司創業有句名言:為了找到王子,妳必須親吻無數只青蛙。對於創業者來說,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敢於“親吻”困難。
7.誠信-創業的基礎。
市場經濟已經進入誠信時代,誠信作為壹種特殊的資本形式,日益成為企業發展的基礎和源泉。
創投圈有句名言:“創投成功的第壹要素是人,第二要素是人,第三要素是人。”這足以證明風險投資人對創業者個人品質的重視。在他們看來,創業項目、商業計劃書、商業模式等。能及時改變的,只有企業家的素質很難在短時間內改變。
企業家的素質決定了企業的市場口碑和發展空間。不守“誠信”,可能會“贏得壹時之利”,但必然會“失去長遠之利”另壹方面,它可以用良好的口碑帶來滾滾財源,讓創業越來越好。
8.領導力-企業家的無形資本。
壹只獅子帶領壹群綿羊勝過壹只綿羊帶領壹群獅子。這句古老的西方諺語說明了企業家領導精神的重要性。壹個企業的成功離不開團隊力量,但更取決於領導者本人。企業家是企業的壹面精神旗幟,他們的壹言壹行都會影響企業的興衰。
企業文化被稱為企業的靈魂和精神支柱。企業文化的本質是企業家的領導精神,這是員工“不可復制”的財富,也是初創企業生存和發展的關鍵。
這種領導精神在很多優秀的跨國企業中隨處可見。摩托羅拉對加爾文“摩托羅拉家族”理念的傳承,戴爾對戴爾“效率優先”原則的推崇,都證明了企業領導力的重要性。對於企業家來說,專註於塑造領袖精神遠比積累財富重要,因為財富可以在壹瞬間贏得或失去,但領袖精神永遠是贏得未來的無形資本。
9.愛-成功創業的催化劑。
深愛是妳壹切行為的源泉。不願意付出的人,缺乏愛的人,不太可能得到別人的支持;失去別人的支持,離失敗也不會太遠。
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產品和企業的公眾形象定位對創業成功起著關鍵作用。關愛是構成誠實和良好商業氛圍的重要因素。從某種角度來說,愛情是創業成功的“催化劑”。
惠普公司創始人大衛·帕卡德提出:“企業對社會的責任遠比對股東的責任重要。”這位億萬富翁住在簡單的房子裏,但他向許多大學和慈善基金會捐贈了無數的錢。
企業通過積極承擔社會責任,熱心支持公益事業,形成良好的社會口碑,進而對企業的發展產生強大的支撐作用。壹位成功人士曾感嘆,有時候,無論花多少錢做廣告,不如多做壹些對社會有益的事情,可以事半功倍。
10.社交技巧——借力打力找捷徑。
以前人們總是強調自主創業,而現在這種觀念正在發生變化,人際關系在創業中的作用逐漸增大,人脈圈子越來越成為創業信息、資金、經驗的“蓄水池”,有時甚至能在商業活動中發揮神奇的作用。
目前,“朋友經濟”在招商引資中的作用日益顯現。北大中國金融投資人俱樂部的成員包括投資公司老板、證券商、銀行家和政府部門的金融官員,他們掌控著6543.8+020億元的資本和無限的商機。
在當今提倡合作共贏的時代,過去單打獨鬥的創業方式已經越來越不適應時代的需要。擴大社交圈,掌握更多信息,通過朋友尋求更大發展,越來越成為創業成功的捷徑。
11.創新精神——成功創業的維生素。
金利來鐵的創始人曾憲梓說:“做生意靠的是創意而不是資本!”在激烈的競爭市場中,缺乏創新的企業很難站穩腳跟。改革創新永遠是企業活力和競爭力的源泉。
萬科集團在1988發出第壹份招商通函。目前已成為國內知名房地產企業,國內最具發展潛力的上市公司。上海復興高科積極推進與數十家國有企業的合資合作,將國有企業的資產與民營企業的機制有效嫁接...這些企業的成功都離不開挑戰成績、自我施壓、勇於創新的創業精神。
12.勇氣——該出手時就出手。
上海女星菲奧莉娜在面對戴爾、IBM等大佬時對惠普員工說:以前我們要95分推出,現在我要80分推出,然後慢慢完善;以前是瞄準,準備,開火。網絡時代,瞄準就意味著開火,根本沒有時間準備。
在創業的世界裏,風險和機遇往往並存。創業者必須善於發現新事物,有強烈的探索新事物的欲望;壹定要敢於冒險,即使沒有完全的把握,也要果斷嘗試。
13.敏銳的眼光——識時務者為英雄。
張明正獲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後,選擇了當時被人們稱為殺毒軟件作為主攻方向。1999年4月,第壹個通過電子郵件傳播的“梅麗莎”病毒突然爆發。就在很多IT公司壹籌莫展的時候,張明正的“傳奇故事”誕生了,他的“解藥”被廣泛使用。他創辦的趨勢科技公司目前市值已經超過100億美元,張本人也兩次當選美國《商業周刊》。
在商業中,眼光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很多資金不多的小企業家,通過準確把握壹些晦澀難懂的信息,挖出了“第壹桶金”。市場經濟初期,機會很多,好像做什麽都可以賺錢,只要妳有足夠的勇氣和能力。但是現在每個行業每個領域的人都在做。激烈的市場競爭宣告“暴利時代”已經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微利時代”。所以創業機會必須由創業者自己去發掘。
14.自律和自控--激進的滅火器。
每個人都崇尚自由,然而,自由的代價是自律。壹個成功的企業家,應該控制好自己容易發燒的大腦,保持情緒的穩定和平靜。他們平時不愛面子,也很少在人前抱怨或發牢騷。當遇到困難時,他們總是堅持不懈地突破困難。
在商人中,自制可以產生信用。銀行信任那些能控制自己的人。商人認為,壹個不能控制自己的人,既管不好自己的事,也管不好別人的事。沒有教育和健康,他可能會成功,但沒有自制力,他永遠不會成功!
自制力是剛毅的精髓,是性格的靈魂。
當亞伯拉罕·林肯剛成年時,他是壹個易怒的人。但後來,他學會了自我控制,成為壹個富有同情心、有說服力和耐心的人。他曾對福尼上校說:“我從黑鷹戰役開始就養成了控制自己脾氣的好習慣,並且壹直保持著,這給了我很大的好處。”
15.學習——永遠站在最前沿。
信息社會時代的核心競爭力已經發展成為學習能力的競爭。信息更新周期縮短到五年以內,危機會每天伴隨著我們。
有了廣博的知識,妳幾乎可以知道某些領域的大事小事。妳不僅能把握事物的整體脈絡,還能做到透徹。這樣,妳就會擁有超人的能力:妳可以從雜亂的事物中理出壹個邏輯框架——有時候人是憑直覺做決定的。壹個創業者切入某個行業會有更多的勝算。
16.固執——面對困難的勇氣。
在追求成功的過程中,我們必然會遇到許多困難、艱辛、挫折和失敗。妳不打他們,他們就打妳。
每壹次失敗都會讓壹個勇敢的人更加堅定。沒有失敗的刺激。他們可能願意平庸。失敗使人變得堅強。經歷了失敗的痛苦,我們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感受到自己真正的力量。
克裏米亞戰爭中,壹顆炮彈摧毀了壹座花園般的城堡,卻吹出了壹股泉水,汩汩的泉水湧出,後來成為著名的噴泉景區。挫折也是如此,暫時摧毀了我們的心靈,卻激發了奮鬥的春天。
17.堅持——屢敗屢戰。
如果成功只有壹個秘訣,那會是什麽?那應該是堅持!
人生的獎賞遠在旅程的終點,而不在起點附近。我們不知道要走多少步才能達到目標。當我們踏上第壹千步時,我們仍然可能失敗。但是成功就藏在角落後面。除非我們拐過這個彎,否則我們永遠不知道它有多遠。再走壹步,如果不行,再走壹步。其實壹次進步壹點點並不是太難。
就像沖刷群山的雨滴,吞噬猛虎的螞蟻,照亮大地的星辰,建造金字塔的奴隸,我會壹磚壹瓦的建造自己的城堡,因為我們知道滴水穿石的道理,只要堅持不懈,任何事情都可以做到。
只要還有壹口氣,就要堅持下去。成功的秘訣:堅持不懈最終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