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以往工區水文地質工作成果的基礎上,充分收集工區社會環境、地質環境背景、地下水環境地質問題、地質資源等資料,進行綜合分析研究和二次開發。
2)圍繞項目的總體目標和任務,以嚴重缺水的地區和村莊為本次勘探工作的重點,結合地面調查,安排壹定的物探工作,查明其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類型、賦存規律和開發利用條件,在此基礎上確定最佳水文地質鉆探施工位置。
3)在地下水勘探中,按照“探采結合”的原則開展水文地質鉆探示範工程。布置的鉆孔不僅可以滿足勘探的需要,還可以作為當地村民的采礦井,直接解決群眾的飲水困難。
4)加強綜合研究,研究分析不同類型缺水地區的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類型及其賦存規律和開發利用條件,及時總結缺水地區不同類型地下水的有效勘探技術方法和找水經驗,提出不同類型地區的找水方向,編制地下水開發利用分區,指導其他類似地區地下水開發工程建設,為地下水資源可持續發展提供水文地質依據。
5)成立以參建單位技術骨幹為主體,聘請老專家為成員的綜合項目組,加強交流與合作。
6)認真執行中國地質調查局的有關規定和南京地質調查中心的質量管理體系,確保勘查工作質量。
勘探工作按以下步驟進行:收集研究資料→路線踏勘→編制設計→野外勘探(水文地質填圖、物探、水文地質鉆探)→室內綜合研究→編寫報告→建立數據庫(圖1-1)。
圖1-1勘探工作程序圖
二、實施過程
河南抗旱找水打井工作大致可以分為以下五個階段:
(壹)接受任務,組建隊伍,調撥裝備
南京地質調查中心成立了“河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動”項目領導小組和突擊隊。
2011年2月24-25日,國土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王民同誌在鄭州主持召開河南省抗旱找水打井行動部署會,決定由南京市地質調查中心負責河南省鞏義市抗旱找水打井工作。針對這壹任務,南京市地質調查中心迅速成立了以黨委書記黃海為組長,中心副主任郭坤義為常務副組長的“河南省抗旱找水打井行動”領導小組,並組建了以中心水環境室技術人員為主力的“河南省抗旱找水打井行動”突擊隊,由姜月華研究員擔任突擊隊隊長。同時調集可用於找水的物探設備6臺(套),主要包括3臺多功能數字DC激電儀(型號:DZD-6A)、2臺雙頻激電儀(型號:SQ-3C)、1臺高密度電阻率儀(型號:超弦8/IP+56)1 56)和3臺汽車(型號:DZD-6A)。
“河南抗旱找水打井行動”突擊隊124人,充分發揮水文地質、物探、鉆探等專業優勢,身先士卒,無私奉獻,積極參與抗旱找水工作。他們克服水土不服、地質條件復雜、施工困難等困難,顧全大局,服從安排,湧現出許多感人的故事:有的戰友為此推遲了婚禮,有的戰友留下了還在挨餓的嬰兒。
第壹批17突擊隊於2月28日抵達河南鄭州,3月2日進駐鞏義市,立即投入抗旱找水打井的野戰壹線,隨後其他突擊隊到達目的地——鞏義市。
(二)收集信息,多方溝通,建立聯系渠道,確立思路。
為了盡快了解幹旱地區的地層和地質構造特征,突擊隊隊員在第壹時間收集了1∶25萬和1∶5萬的地質和水文地質資料以及部分物探和鉆孔資料,並向河南省國土資源廳、鄭州市國土資源局、水務局、鞏義市市政府有關領導和專家進行了咨詢, 國土資源局、水利局、鄉鎮,如鞏義市市長、副市長楊延峰、劉振秀、石建偉,河南省國土資源廳楊世海副廳長、環境廳饒廳長、梁副廳長,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齊總工程師,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地質環境廳廳長、 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巡視員吳紅傑,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許名傑,鄭州市水務局副局長盧壽福,總工程師韓乾坤,鞏義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副局長康華凱,副局長傅,水利局局長張世新,副局長,河南省第壹工程勘察院高級工程師朱廣珍, 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院長、劉成社副院長、王延國院長、劉新浩主任、童長水高級工程師、顏、河南省地質礦產勘查開發局趙總工程師。 河南省地礦建設工程有限公司高級工程師朱廣珍、劉進行了認真溝通,建立了溝通渠道,為下壹步野外勘探、辦理物探車輛通行證、確定井場“三通壹平”(通路、通水、通電、平土)、鉆機進場、鉆井作業、鉆機撤離等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期間,突擊隊成員參加了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組織的抗旱找水打井咨詢會,組織了兩次協調會和業務交流會。根據國土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和河南省國土資源廳的要求,結合鄭州山區找水的實際情況,與會人員達成以下認識:①工程以滿足缺水地區人畜飲水為重點,以山坡丘陵地區為找水打井的主要工作區域,以服務當地需要為原則;(2)根據丘陵山區地下水分布不均、找水難度大、采煤導致地下水位顯著下降等客觀條件,實行先易後難、深(井)淺(井)相結合的工作思路。
(3)現場勘察、確定井位、鉆機進場、鉆井作業、鉆井配套資料準備、抽水試驗、領導慰問、檢查指導。
這個階段是這項工作的核心,也是鉆井成功的關鍵。突擊隊隊員每天早出晚歸,到盧莊鎮虎山坡村、南後村,西村鎮李佳瑤村、長風村、武陵村,河洛鎮河源村、深南村、萬斯村,康店鎮玉佩村、張玲村、康北村、葉淩村,孝義鎮衛龍村,北山口鎮鐵匠爐村、山川村,小關鎮水道口村,涉及的鄉鎮。3月8日,第壹臺鉆機進場。截至3月21日,已有14臺鉆機進場,12臺鉆機開鉆,完成33個點的踏勘、6個點的激電測深和18個點的高密度電法勘探,確定18孔和4個待確定孔。
同時,突擊隊派人對市場上的濾水鐵管、實心鐵管、石英砂濾料、濾布的質量和價格進行了調查研究,確定了相關廠家和交貨時間,保證了打井工作的順利進行。3月30日,突擊隊在河南鞏義北山口鎮鐵匠爐村的黃土高原上鉆出第壹口深井。抽水試驗壹直進行到第二天淩晨3點。井眼穿透黃土層,打入下伏基巖,井深225米,出水量46.7立方米/小時。壹舉解決了全村450人、500多頭牲畜的生活用水和300畝農田的灌溉用水問題。2011 4月25日中午,1: 30,隨著夾津口鎮雲溝村抽水試驗的完成,南京市地質調查中心支援河南省應急抗旱突擊隊經過57天的艱苦野外作業,圓滿完成了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地質調查局委托的抗旱找水打井工程建設任務。
在突擊隊野外工作期間,各級領導非常關心突擊隊的工作和生活。國土資源部環境司副司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張博士、胡博士,河南省國土資源廳副廳長楊世海,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副總工程師齊,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副局長等多位領導前來慰問和檢查指導。鞏義市市長、副市長楊延峰、河南省地礦局總工程師趙、河南省地質調查院梁、河南省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水文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張、水環境地質調查中心研究員邢衛國、鞏義市國土資源局局長、副局長康華凱、科長付、 南京市地質調查中心郭坤義副主任、李副主任、辦公室主任、華東項目監理處調研員、安全辦主任等領導親自看望了項目工作人員,極大地鼓舞了突擊隊成員如期完成任務。 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境處溫東光處長、郝副處長對此項工作給予了極大的關心和支持,多次電話指示。
(四)井臺建設,配套水泵、泵管和電纜,竣工驗收,移交水井。
4月26日,20口深井施工完畢。5月,配套水泵、泵管、電纜基本安裝完畢,水井交接手續陸續開始。
2011年5月9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水環境中心主任邢衛國在中國地質科學院水環境研究所研究員張、河南省煤炭地質調查院副總工程師許、河南省地礦局副總工程師趙、河南省地質環境監測院副總工程師齊、河南省地質調查院高級工程師童長水、鄭州市國土資源局工程師,專家組對項目組按時完成鉆井任務,成井率達到100%表示欽佩和祝賀。
(五)整理信息,總結經驗,提交報告。
2065438年5月+01 ~ 2065 438年6月+02是整理資料、總結找水經驗、編寫成果報告、編圖階段。
第三,完成工作量
本次應急抗旱找水打井工作* * *完成350km2、33個野外井點的1 ∶ 5萬水文地質調查;使用先進的物探設備,高密度物探剖面20.5km,7.2km電測深剖面圖已完成;完成23個井位的確定,20口井的施工,總進尺3453.4米,測井2800米;完成2個實測地質剖面(3.0km)和4個薄片;檢測了20個水質樣本(表1-1,表1-2)。
表1-1河南鞏義緊急抗旱完成工作量。
表1-2河南省鞏義市應急抗旱找水、井位及物探電法工作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