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如何有效地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育

如何有效地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育

如何將國學融入小學語文教學

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在世界上的地位逐步提高,社會文化事業日益豐富,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隨之而來的是中國人對文化教育的需求日益增加。2008年北京奧運會和2010上海世博會的成功舉辦,極大地激發了我們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也激發了人民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國學的熱情。尤其是近兩年的高考,將語文考試成績提高到180,加強了現在的孩子對國學的學習,在正規的小學語文教學中掀起了國學教育的浪潮。

壹、什麽是國學教育?

20世紀八九十年代以來,中國人民大學校長紀寶成先生對國學概念進行了全面闡述。他認為國學可以理解為參照西方學術,對中國傳統文化和以儒家思想為主體的學術進行研究和闡釋。它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國學,即胡適所說的中國過去所有的歷史、文化、思想、學術、文學、藝術、數學都包括在內。狹義的國學主要是指思想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這是國學的核心內涵,是國學本質屬性的集中體現。

“國學教育”的內涵也因此分為狹義和廣義。我們這裏要討論的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國學教育”是狹義的,即思想層面的傳統思想文化教育。總的來說,就是讓小學生更多地了解、學習和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通過了解和學習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進壹步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從而更好地豐富我們素質教育的內涵。

二,小學語文教學和中國教育的意義

1,語文教育可以陶冶學生情操。

國學中的古詩詞是我們中國文化的精華。千百年來,這些美麗的文字被成千上萬的人讀過。她哺育了壹代又壹代人,成為祖國文化的命脈。優秀的古詩詞不僅合理有趣,而且易於背誦,能啟迪人的心智,真正讓學生受益終生。通過閱讀經典著作,如《弟子規》、《聖紫晶》、《百家姓》、《千字文》、《論語》、《孟子》等少兒教材,可以教給學生很多課堂上學不到的知識,對小學語文課文的學習進行有益的補充,從而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2.國學教育可以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

當今社會,市場經濟大潮的沖擊使得功利主義盛行,人文精神下降。在青少年的日常教育中,思想政治教育是重點。我們不否認思想品德課的積極引領作用,也不否認基於現代科學的心理輔導的導向作用,但我們更註重國學對學生人格精神的滋養,既文藝又美好。國學教育就像杜甫先生筆下的春雨,在啟迪學生心靈、完善學生人格方面起到了潛移默化的作用。

國學經典中蘊含的傳統美德潛移默化地塑造了孩子的人格,提高了孩子的素養。如“弟子歸來”,便於規範行為,養成良好習慣。《門徒歸來》中說“父母要尊重父母的責任,服從父母/直呼長輩的名字,不要在長輩說出自己的話之前看到他們的能力/欺騙和嘲笑他們...“這是做人的準則,也是處理人生的準則。首先是“孝”和“諸德之孝”。壹個人最重要的是孝敬父母,尊敬長輩,謙恭有禮。再比如《論語》《孟子》中的思想。按梁啟超的說法,“它是兩千年來中國人思想的總源頭,支配著中國人的內外生活。“其中,壹些聖賢的有益身心的格言警句,早就在我們全社會形成了* * *意識。

第三,小學語文教學和語文教育的方式。

面對語文教育的熱潮,如何在小學語文課程中開展語文教育,是壹個值得我們深入思考和探討的課題。

1,為學生打下紮實的語言文字基礎。

語言是國學的載體,是學習國學的基礎。只有掌握了壹定的語言基礎,才能更好地理解和學習國學的深刻內涵。因此,小學語文教師要加強學生語文基礎的培養,打牢國學教育的基礎。首先,我們應該教學生正確發音。二是認識壹定數量的單詞。再次,掌握壹定的詞匯,如諺語、諺語、成語等。近年來,為了弘揚國學文化,我校每期都舉辦單詞聽寫比賽,激發孩子們的學習興趣。通過比賽,孩子們的基礎更加紮實。

2.讀國學經典文章。

中國的許多古代文明都有文字記載。讀國學壹定不能忘了“經典”。在教學上,可以要求學生每周至少讀三首古詩,每月有壹節以古詩為主題的語文活動課。中國,壹個為世界貢獻了無數優秀人才的國家,孔子、孟子、老子、莊子、李白、杜甫,知道四書五經是什麽的人不多,但只有從壹些膾炙人口的歌曲中才能感受到古典詩詞的美。這種尷尬的局面實在是壹個曾經以紳士和任俠自居的國家的不幸。作為語文教師,我們有不可推卸的責任,要肩負起國學教育的重任。在我們學校,教導處給不同年級安排了不同的經典閱讀教材。每天早上,我們學校的書聲嘹亮,沐浴在濃厚的國學氛圍中。

3.了解中國經典的內涵。

目前在國學教育中,強調的是閱讀,忽視了對國學內涵的理解。對於這群小學生,我們可以開展“詩歌朗誦”活動。當學生有壹定數量的古詩詞時,讓他們整理這些詩詞:哪些描寫自然景觀,哪些描寫人文景觀,哪些表達作者的愛國情懷...在整理的過程中,學生不僅可以復習記憶中的詩詞,還可以為詩詞的運用打下堅實的基礎,理解詩詞的內涵。同時,針對國學中壹些晦澀難懂的部分,語文老師可以重點宣講壹些通俗易懂的傳統美德故事,如“九歲香,暖席”,“四歲融,梨子做”,“匡衡挖墻借光”,“車胤苦學”,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基本道德品質和行為習慣,使他們理解這些源遠流長的國學經典所蘊含的豐富內容。為了更好的弘揚國學經典,我校每年都會舉辦經典誦讀大賽,形式多樣,包括誦讀、朗誦、情景劇表演、武術等。孩子們積極參與這項比賽,既鍛煉了他們的勇氣,也為孩子們提高了壹個展示自己的平臺,因此受到領導和家長的好評。

總之,要把小學國學教育當成壹個長期的系統工程,而不僅僅是壹個知識體系,更不能讓它隨波逐流。為了從根本上提高中國學生的語文素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到中國文化回歸在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因此,我們必須拓寬語文教學和國學教育的新途徑,實施新國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