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建五局信息化規劃的實施路徑科學的信息化規劃是企業成功實施信息化的重要保障。據中石企業協會相關研究報告顯示,目前,企業制定計劃的比例較低,計劃執行情況不理想。企業如何進行信息化規劃還有很多困惑。這在壹定程度上影響了企業信息化建設的質量,成為推動行業信息化發展的障礙。作為壹個集團化、多專業板塊、多業務領域的綜合性企業,五局在建設信息系統時需要考慮的東西很多。五局的信息化建設過程有自己的路徑。五局的信息化規劃都考慮了哪些,做了哪些?五局在對信息化建設目標和實施策略進行系統調研分析後,提出了信息化建設的總體目標:按照統籌規劃、集約管控、集成應用、分步實施的原則,構建信息化體系;該系統以戰略實現為目標,以集約化管控為主線,以項目管理為核心,以協同平臺為支撐,以基礎信息編碼統壹為基礎,服務於房建、基建、房地產開發三大業務板塊,實現業務集成、協同集成和管理。實現壹體化、標準化、集約化、精細化。在具體目標上,是圍繞壹個定位、四個建設推進全球信息化管理,即實現全國壹流的房屋建築總承包商、全國壹流的專業基礎設施建設者、全國壹流的房地產品牌開發商三個壹流的戰略目標;中建五局從決策層→管控層→業務運營層建立全透明的集團信息系統;建立中建五局財務資金、人力資源、集團采購三大集中管理平臺;建立中建五局集團全面項目管理體系;建立中建五局決策支持、績效分析、風險監控統壹平臺(如圖1)。圖1:中建五局信息化規劃實施方案必須科學可行。五局計劃首先建立信息管理平臺的骨架結構,以滿足新的專項資質評價的要求,然後根據企業管理的需要逐步細化數據結構,以滿足數據共享的要求,最後開發適合企業管理模式的決策分析軟件,為各管理層級提供決策支持,具體按照圖2所示的路徑進行。圖2:五局信息化藍圖,實現路徑,信息化規劃建設經驗,系統建設要以我為主。五局的信息化規劃是基於管理框架和五局的管理需求,特別需要知道領導想要達到什麽目的。網絡基礎平臺建設:內部網絡和外部接口實現了統壹管理;新版協同辦公系統:具有良好的人機界面;新版人力資源系統:8000多名員工納入系統管理;內部門戶:實現統壹接口;集成項目管理試運行:實現核心業務的信息化管控。信息化規劃的過程是壹個思想革命的過程。做好信息化規劃,首先需要更新意識:要從管理而不是技術的角度來理解信息化。管理是壹個過程和動態控制活動。過程是指決策分析、決策執行和決策反饋的過程;動態是指管理活動的靈活性,管理控制的方式和方法可以根據實際情況的變化進行調整;管理的本質是壹種控制,這種控制是通過反饋機制來實現的,即控制者通過對反饋信息的分析和處理輸出決策信息。從這個角度來說,要求信息系統及時反饋決策執行的信息,幫助決策控制機構分析反饋信息,提示管理問題,提出解決方案,最終發布決策信息。那麽信息規劃的第壹步就是設計信息系統如何有效收集反饋信息,然後是信息系統如何提供準確的決策分析,最後是信息系統如何快速傳遞決策信息,保證決策的順利實施。五局信息化建設的過程,就是對管理創新再認識的過程。信息化的規劃必須與企業的管理實踐相匹配,面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挑戰。信息化規劃全過程只有按照內部調查、明確目標、形成規劃方案、監督實施的科學步驟進行,才能與管理相匹配。充分重視內部調查過程:基層、管理層和決策層的真實需求必須在企業信息化規劃中明確界定。信息化建設的目標壹定要清晰明確,說明信息化解決哪些具體問題。信息化規劃的藍圖應該在明確問題領域建設目標的基礎上勾畫出來。比如,為了配合戰略轉型,五局信息化藍圖提出,五局信息化必須整合、規範、集約、精細化,服務於房建、基建、房地產開發三大業務板塊。總之,信息規劃反映和支持企業的發展戰略,解決企業管理中遇到的問題。實現信息化規劃的關鍵在於理清企業管理的脈絡,夯實基礎。科學、規範、標準化的過程控制是信息化的基礎,也是信息化建設的結果。理清企業的管理脈絡,就是流程再造和流程優化,從而建立科學化、規範化、標準化的流程控制。比如財政資金、人力資源、集團采購集中管理,哪種,怎麽管理?如何區分管理層級,管理流程是否科學,是否存在管理死角?從局總部到公司,再到各地區分公司、項目管理部,壹步步清晰。另壹個例子是合同管理。原來的合同審核流程太長,權責不清。因此,五局提出將信息管理流程分為大(長)審批流程、小審批流程和零流程。大審批流程要盡量少,優化。合同管理主管合同法律部牽頭修訂全球合同管理制度,放權,明確責任!可見,信息化就是管理創新,沒有創新就沒有信息化!信息規劃要整體部署,分步實施。制定總體實施方案和詳細實施方案,並嚴格按計劃分步實施。制定科學的信息化規劃實施路徑,確保信息化建設分步實施。在此基礎上,落實組織保障和資金保障,特別是壹把手的支持和推動;在實施過程中註重員工素質的提高,加深員工對信息化的理解,以保證信息化規劃的順利實施。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