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裏先後榮獲“省級精神文明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中小學教育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這裏五年中考升學率全市第壹!
這是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第二十壹中學,壹所前途光明的學校!
“21中教學秩序好,成績高,得益於這裏有壹個創業務實的領導團隊。”菏澤市副市長邵浩學、菏澤市教育局局長張秀田對學校的有序管理進行了點評。
菏澤市牡丹區區委副書記劉巧雲,副區長連建軍、張貴彬對學校的各項工作都很滿意:“二十壹中這幾年發展得又快又穩,靠的是二十壹中領導班子的精誠團結,奮力開拓,他們不簡單!”
“二十壹中的領導班子可以是幹事的,可以是社會幹事的,二十壹中的老師整體素質過硬,敢於創新。這是牡丹區教育大發展的寫照之壹。”菏澤牡丹區教育局主任胡玉寶在談到二十壹中的成功經驗時高興地說。
“我們問心無愧,要把二十壹中打造成基礎教育高水平、現代化的明珠學校,讓學生在這裏得到全面提升!”優秀黨員,教育部千名骨幹校長,菏澤二十壹中黨支部書記、校長蔣秀生,市人大代表這樣說。
看到山東菏澤的基礎教育,越看越開心。分管教育的副市長邵浩學和市教育局局長張秀田商量後,壹致推薦我們去牡丹區看看。和牡丹區胡主任商量了深化教育改革的事情後,我們來到了21。以下是我們牡丹區21的報道。
校長是壹所學校的靈魂。李嵐清同誌認為,好的校長能帶動好的教師隊伍,好的教師隊伍造就好的學校。1999年7月,魯西南人姜秀生走上二十壹中校長崗位,肩負著建設壹流名校的重任和大業。市區兩級人大代表、黨員和市優秀領導幹部、十佳模範校長、教育部千名骨幹校長蔣秀生。在菏澤市乃至整個魯西南地區,以思路清晰、勇於開創新局面、敢於打硬仗、務實有為而聞名。
以個性治校是姜秀生的基本信條。人格的魅力是無窮的。老師們常說,江主席做事有壹股軍人的派頭。他與人外貌壹致,做事雷厲風行。學校管理有三個層次:第21中學,唐蕊中學和程楠分校。校隊有壹個30人的領導小組,分布在三個層次。江主席完全信任和支持他們。平時各司其職,把握局部和全局,有分工,有合作,有局部和局部。形成了壹個強大、團結、進取的集體,充分實現了學校管理的整體性、和諧性,各項工作都上了壹個新臺階。
以德為本,以德立校,是他們最基本的工作原則和基本出發點。
這幾年學校管理以“德育”為主,校領導每天堅持早到校,轉校園,食堂,學生宿舍,拐角處倒。從細微之處及時發現工作中的瑕疵,發現問題,處理問題。努力做到正直、正直、再正直。
以情治校,表現在對教師工作的配合和支持。在二十壹中,幾乎每次都有老師出去學習。其中20人參加過國家、省、市骨幹教師培訓班,每學期有幾十人參加各學科的學術會議。2001年4月,學校語文教師付麗珍參加全國語文教學能手競賽,獲得山東賽區第壹名。同月在洛陽舉行的“全國語文教學藝術大賽”中,她與全國精英同臺演出,這在菏澤市乃至整個魯西南都是首屈壹指的。
經常出國留學不僅開闊了教師的視野,也提高了教師的專業水平。僅在2003-2004年,就有24人獲得省、市、區級精品課程和教學能手獎。真正實現了名師帶動名校,名校帶動名師的目標。學校還先後榮獲“省級文明單位”、“山東省教書育人先進單位”、“山東省中小學生德育工作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開創了二十壹中輝煌嶄新的局面,成為魯西南上壹朵燦爛的奇葩。
“樹立報國之誌,培養人才”是二十壹中全體教師最大的心願。
“菏澤市牡丹區二十壹中之所以年年重拳出擊,頻頻告捷,是因為他們的德育工作抓得緊、抓得實,開展了現代教育,釋放了人的文化情懷。”菏澤教育界很多知名人士都這麽認為。
“欲捕魚者先過谷,欲捕鳥者先種樹”。以教學生為先提高教師水平,這是牡丹區壹中德育工作中擺在主要位置的。
姜秀生等校領導認為,學校不僅是培養人才的基地,也是高尚道德和文明的發祥地。應試教育壹味追求升學率,很少關註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興趣,把學習提高的負荷全部放在學生身上,而素質教育要求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德育並重。同時,他們對教師的素質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有淵博的知識,還要有高尚的情操。因為他們“以教書育人為己任,處處為師”,首先從師德上要求發揚嚴於律己、教書育人的職業精神,言傳身教,全心全意投身教育事業,積極組織教師外出學習,不斷充電,每年組織骨幹教師到浙江、上海等名校參觀學習,積極參加各種科研活動,從而加強每個教師業務素質和理論水平的提高。
近年來,該校有3人獲得國家級精品課程壹等獎、三等獎,5人獲得省級電化教育精品課件評選壹等獎、二等獎,6人獲得省級精品課程獎,23人獲得市級教學能手精品課程獎,64人獲得區級精品課程獎,極大地提高了教學質量。“不是春天壹枝獨秀,而是滿園繽紛春”。二十壹中德育工作紮實有效,碩果累累:初壹11班朱代表全國中學生參加了在人民大會堂舉行的中學生全民閱讀表彰大會,初壹11班獲得了全民閱讀活動征文三等獎。2003年東明水災期間,學校率先組織了“向災區獻愛心”的捐贈活動,有效地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響應。為二十壹中贏得了良好的社會聲譽。
菏澤二十壹中的德育工作已成為魯西南壹道亮麗的風景線。
“我們將依托名校辦民辦、民辦促名校、名校與民辦互補的新理念,努力使學校硬件設施各方面再上新臺階,盡快通過省級標準化驗收,為魯西南萬人名校的宏偉目標而奮鬥!”面對新世紀,江主席和21人民豪情滿懷。
“不擅長玩遊戲的人找孩子,擅長玩遊戲的人找潛力”。至今,有這樣壹個被牡丹區各界傳為佳話的“江秀生春草沖廳”的典故:充分體現了以江秀生為首的21世紀人的長遠發展眼光。
那是2000年,學校東邊壹家街道辦企業破產,打算拍賣給濟南壹家房地產公司。蔣秀生知道後,立即找到居委會,想買下這塊地,用於學校的長遠發展。但是我得到消息的時候,濟南的公司已經交了定金。當時很多人勸姜秀生算了。為什麽不幹脆守住二十壹中的兩畝三分地?妳為什麽要這麽擔心?但是,他心裏唯壹想的是,學校要想發展,必須要有足夠的空間,否則,在民辦中學逐漸崛起的新時期,二十壹中勢必會落後。接下來的幾個月,他跑政府,跑辦公室,跑居委會,摔斷了腿。就在壹切剛剛有所進展的時候,蔣秀生突然聽說濟南的企業加緊了工作,即將和當地簽約。姜急了,決定去找書記和市長爭取壹下。當時,地委委員、菏澤市委書記賈學英(現泰安市委副書記、市長)正帶領全體常委開壹個重要會議。會議室的整個樓層都關閉了。姜作為壹個小校領導,連門都進不去,時間不能再拖了。他幹脆來了個“春草奔月堂”
最後,姜秀生用壹種刻意的對發展的迷戀和對民辦教育的真誠打動了他們。沒幾天,這塊地終於批給了學校。說到這件事,二十壹個人都為姜秀生當時的果斷決策和魄力叫好。
四年來,二十壹中在政府不撥壹分錢的情況下,新建了三棟教學樓,增加教學面積壹萬多平方米。四年來,新增電教設備200多萬元,擁有多媒體教室1個,標準計算機教室5個,壹個場景4臺電腦進教室。現在,他們準備投資200萬元建設校園網,壹期計算機教學工程正在建設中。
抓住機遇,加快發展。2003年8月,學校在區政府、區教育局的指導下,按照優化配置教學資源的原則,與牡丹區程楠辦事處簽訂並實施了聯合辦學協議,建成了程楠分校,這是壹次辦學思路的創新。實踐證明,二十壹中南校區贏得了社會的廣泛贊譽。他們還擴大了辦學規模。可以說,如今的二十壹中、唐蕊中學、程楠分校堪比齊飛,猶如三駕馬車,驅動著二十壹中向著集團化的方向疾馳!年輕的二十壹中實現了質的裂變和量的飛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