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的組織與管理

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的組織與管理

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是壹項涉及面廣、理論性、技術性、基礎性和應用性都很強的工作。廣西壯族自治區采取了壹系列有效、科學、合理的工作組織和管理措施來開展這項工作研究。工作組織與實施的關系見圖2-2。

圖2-2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組織實施關系圖

為推進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進程,自始至終,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領導小組制定了壹系列工作保障措施,並從行政層面采取了壹系列協調措施,確保項目順利實施;從技術層面,組織龐大的、多行業、多學科的專家咨詢指導組作為項目的技術支撐。技術承擔單位課題組研究成員專業結構合理,覆蓋面廣,研究工作深入,內外業分工明確,保證了項目研究成果的質量和科學合理性。

(壹)實施機構加強協調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作為行政協調機構,負責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各環節的行政監督和協調,履行對項目承擔單位的監督、檢查和指導職責。同時負責協調成立重點縣(市、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領導小組,在全自治區各級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設立辦公室,全面負責本行政區域內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相關工作,包括資料收集、標準地塊設置、野外補充調查等。

(二)制定計劃,建立制度。

1.制定計劃,建立項目工作備案制度。

各重點縣(市、區)開展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必須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定級估價實施方案》,制定本縣(市、區)農用地定級估價實施方案、項目設計和技術方案,並報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備案。 定期向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和國土資源調查辦公室報告工作進展情況。

2.建立月報制度

項目課題組每月定期向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領導小組匯報項目進展情況。對於重要的階段性成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將組織專家進行檢查後,方可進入下壹步工作程序。

3.建立重大技術問題集體決策制度。

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負責技術監督,研究國家層面的參照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定級估價項目專家咨詢指導組集體研究論證,確定廣西壯族自治區區域內的技術參數體系,解決農用地定級估價中遇到的特殊問題,提出處理意見。對涉及技術方案補充的重要問題,由專家咨詢指導組提出具體意見,上報國土資源部和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根據其答復意見進行處理。

(3)全面動員,及早安排。

為加強行政支持,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在全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範圍內動員部署工作。2006 54 38+0 6月中旬,自治區國土資源廳成立了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領導小組,並下發文件部署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7月初,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在東興市召開全區動員大會,明確各縣(市、區)任務和時間要求,落實具體措施。

2001年7月至8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領導小組專門組織技術承擔單位技術人員赴江蘇省、浙江省、北京市等地學習考察,參加了江蘇省定級估價技術培訓班,先後考察了首批農用地定級估價試點浙江省和北京市的農用地定級估價工作,並向參加此項工作的專家學者學習。認真討論研究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了解《農用地分等條例》的要求,從廣西壯族自治區實際出發,制定《廣西農用地分等技術方案》和《廣西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實施方案》,於2001年8月上報國土資源部。

(D)加強培訓,統壹技術規格。

2001年9月,在柳州市舉辦縣級技術培訓班,培訓自治區各縣(市、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技術骨幹,明確收集自然、社會經濟、土地利用現狀、土壤調查、水文氣象等方面的信息。通過培訓,明確了工作要求,統壹了技術規範,為農用地分等工作的開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五)召開現場會,加強檢查和指導。

為了按照國土資源部的要求完成全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課題組於2001 11 10月初再次赴江蘇省進行了觀摩學習。2002年6月5日+10月下旬,國土資源部技術專家組壹行4人對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工作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對工作中的壹些技術難點進行了指導。同時,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在永寧縣召開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現場會,落實國土資源部關於2002年完成全區農用地分等的任務要求。2002年3月,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組織召開專家咨詢組會議,對二級指標區實施最大產出和最大“產出-成本”指標進行論證。

(六)建立質量保證體系。

為了保證研究成果的質量和科學合理性,必須建立完整的質量保證體系。

(1)建立基礎數據審核驗證制度。從工作壹開始,就要對農用地分等基礎數據進行嚴格檢查,對數據進行認真審核核實,確保基礎數據的現勢性、真實性和科學性。項目課題組成員深入天等、靖西、桂平、貴港、來賓、柳州等市縣(市),對基礎數據(產量、成本)進行實地核查。

(2)建立分級指標體系和分級參數專家論證體系。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指標體系和分等參數的設計,必須經過專家反復論證,確保指標體系和分等參數符合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實際情況。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多次召開本自治區指標體系和分類參數專家論證會,並在全國農用地分等研究會上提出本自治區研究工作中的異常參數,供與會專家探討論證。對於產出比系數的計算,邀請了北京師範大學的相關專家和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專家進行研究解決,以保證分級指標體系和分級參數設計的科學合理性。

(3)建立分級結果驗證和論證制度。定級結果是否真實、合理、現實,必須在實地進行驗證和理論論證(數據回歸分析和論證),確保定級結果與實地壹致,具有真實性和科學性。例如,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召開全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工作會議,組織有關領導和技術人員學習農用地分等成果實地復核論證方法,安排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組織人員對農用地分等初步成果進行實地核查,核查意見反饋給農用地分等項目組;並組織相關專家和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領導對農用地分等初步成果進行咨詢論證,項目組根據合理意見和建議對成果進行修改完善。

(7)建立逐級驗收制度。

縣級定級鑒定工作成果先進行自檢,由上壹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組織,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評審驗收;重點縣(市、區)農用地分等定級估價成果由上壹級國土資源管理部門進行預審,廣西壯族自治區土地測繪院對成果進行抽查,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組織有關專家進行復驗並報國土資源部驗收;自治區級農用地分等研究成果應當由國土資源部組織相關專家進行預驗收。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研究成果由國土資源部土地利用管理司牽頭,中國土地勘測規劃院為實施單位,國土資源部土地整理中心為技術責任單位,參加領導和專家組成的聯合驗收組進行預驗收。2003年7月,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成果進行了預審,2004年6月,國土資源部組織有關專家對成果進行了評審和驗收。

(八)加強農用地分等成果的推廣應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國土資源廳組織欽州市各縣(市、區)國土資源局分管農用地分等的領導和技術人員召開工作會議,結合農用地分等成果,與農用地分等研究人員交流意見,探討成果應用領域。2004年5月,受NPC常委會委托,自治區人大常委會對《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和土地管理法》在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實施情況進行了檢查。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農用地分等定級的實際情況,向全國人大建議修改《中華人民共和國土地和土地管理法》,建議增加第二十八條:“土地分等定級的結果是各級人民政府修改土地利用總體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