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南京市棲霞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南京市棲霞區的郵政編碼是多少?

南京各區的郵政編碼是210000玄武區210018白下區21001建鄴區210005鼓樓區210009下關區265438+。5438+00012棲霞區210046浦口區21031江寧區21100六合區211500溧水縣265438。

南京(簡稱:寧),古稱金陵、建康,江蘇省省會,副省級城市,南京都市圈核心城市。是長江國際航運物流中心,長三角輻射帶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中國四大古都之壹,中華文明的重要發祥地。素有“六朝古都”、“十朝都會”之稱,又有“天下文學樞紐”、“東南”之稱

南京位於中國東部,長江下遊,臨江,江蘇省西南部,亞熱帶季風氣候。著名景點有中山陵、明陵、明城墻、玄武湖、夫子廟、紫金山、雞鳴寺等。

位置上下文

南京(7)

南京位於長江下遊中部,江蘇省西南部。是國家區域性中心城市(華東)、華東戰區總部[20]、長三角輻射帶動的國家重要門戶城市、“壹帶壹路”戰略對接長江經濟帶戰略的節點城市、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城市。[21][22]地理坐標為北緯31 14”至32° 37”,東經118° 22”至東經119 14。市中心新街口地理坐標為北緯32° 02 ' 38 ",東經118° 46 ' 43 "。[23]總面積6587.02km?[24],2017年建成區面積為1398.69km?。

地形學

南京的地貌屬於寧鎮揚丘陵區,以低山緩丘為主。低山占土地總面積的3.5%,丘陵占4.3%,丘陵占53%,平原、窪地、河流、湖泊占39.2%。江北的寧鎮山脈和嶗山貫穿城市的中部。南部有橫山和東麓山,位於秦淮河流域丘陵地帶的南界。南京的平面位置南北長,東西窄,形成正的南北向;南北直線距離150公裏,中部東西寬50 ~ 70公裏,南北兩端東西寬約30公裏。南部是由低山、丘陵、河谷平原、湖濱平原和沿江河流組成的地貌綜合體。

氣候特征

南京(24)

南京屬北亞熱帶濕潤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117天,平均降雨量1106.5mm,相對濕度76%,無霜期237天。每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為雨季。年平均氣溫15.4℃,年極端氣溫最高39.7℃,最低-13.1℃,年平均降水量1106毫米..

南京4月1入春,6月8日入夏,9月18入秋。入冬大概是165438+10月12。冬夏長,春秋略短。南京春秋短,冬長夏長,冬夏溫差顯著。由於大氣環流的變化,加上南京不斷的植樹造林,南京的夏季熱度較江南、華南其他城市大大降低,所以去掉了“火爐”這個名字。

水文資源

南京人口受教育程度全國最高,具有大學學歷的人口比例為26.11%,在副省級城市中排名1,低於北京(31.5%),高於上海(21.9%)。[27]南京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學學歷的有20910000人,占總人口的26.12%,相當於每4個人中就有1個大學生,而江蘇每10個人中就有1個大學生,這是壹個很大的領先。[28]

根據劉仆的資料,南靖共有55個民族,其中漢族占總人口的98.76%,少數民族約占9.92萬人。其中回族有7萬多人,占少數民族總人口的70%以上。其他1000人以上的少數民族有滿族、蒙古族、苗族、壯族、朝鮮族、土家族、維吾爾族、布依族、彜族。[29][30]

2019年末,全市常住人口85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6.38萬人,增長0.8%。其中,城鎮人口707.2萬人,占總人口(常住人口城鎮化率)的83.2%。常住人口中,0-14歲人口為971.2萬人,占11.4%;15-64歲人口645.3萬人,占比75.9%;65歲及以上人口為1075800,占比12.7%。常住人口年出生率為9.34‰,死亡率為5.2‰,自然增長率為4.14‰。年末全市實有人口10312200人,比上年末增加429800人,增長4.3%。其中,總戶籍人口709.82萬人,比上年末增加12.88萬人,增長1.8%;流動人口321.40萬人,比上年末增加301.3%。

經濟發展

編輯

總結

南京紫峰大廈(450米)

1981年,南京被列為全國15經濟中心城市之壹。2004年,經濟中心定位指數中國大陸排名第六,僅次於北上廣深[37];2008年總部經濟發展能力全國排名第五,排在北上廣深之後。[38]2065 438+04中國區域中心城市競爭力評價,南京僅次於深圳和廣州(不含北京和上海)。[39]2065 438+05年,南京位列全國第五,北上廣深緊隨其後。[40]2017南京的產業結構是第壹產業占2.3%,第二產業占38%,第三產業占59.7%。第三產業比重全國排名第六,前四名是北上廣深杭。[41][42][43][44]

2019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400438+05億元,比上年增長7.8%。分產業看,第壹產業增加值289.82億元,增長0.7%;第二產業增加值5040.86億元,增長6.7%;第三產業增加值8699.47億元,增長8.6%。按常住人口計算,人均GDP為165681元(按年平均匯率折算為24017美元)。三次產業增加值結構調整為2.1: 35.9: 62.0。

2019年,全年壹般公共預算收入158003億元,增長7.5%。其中,稅收收入654.38+0373.83億元,增長654.38+00.6%,納稅比例86.9%。壹般公共預算支出1658.60億元,增長8.2%。民生支出6543.8+0275.9億元,占壹般公共預算支出的76.9%。教育、社會保障和就業、醫療衛生和計劃生育、節能環保支出分別增長654.38+04.2%、654.38+02.8%、22.4%和654.38+065.438。

2019年,城鎮新增就業32.5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1.75%。自主創業3.88萬人,大學生6619人,農民6018人,創業就業19.76萬人。

2019年全年城鎮居民消費價格比上年上漲3.1%。

2019食品煙酒增長7.3%,衣著增長2.3%,居住增長1.7%,生活用品及服務增長1.5%,交通和通信增長2.1%,教育文化和娛樂增長4.4%,醫療保健增長0.5%。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下降2.1%,工業生產者購進價格下降1.6%。

2019年,全市新登記市場主體22.56萬戶,比上年增長4.9%,共有1419500戶。其中,內資企業47691家(不含民營企業);外商投資企業8841戶,增長3.3%;私營企業64萬戶,增長7.4%;個體工商戶71.82萬戶,增長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