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90%消失!成都的遊戲美術外包商妳還好嗎?

90%消失!成都的遊戲美術外包商妳還好嗎?

然而,記者之前認識和了解的成都藝術外包團隊,大多已經倒閉。當然也有壹些擴大規模做得不錯的,但是15左右成立的美術外包團隊,大部分都銷聲匿跡了。遊戲美術外包真是壹個冰與火的世界!

90%消失,中小團隊難以生存。

2020年9月17日,有著五年工作經驗的劉麗應聘了壹家遊戲美術外包公司的原創畫師職位。對於這家名不見經傳的美術外包公司,劉麗除了知道它叫淩華,應該是成都僅存的為數不多的大型遊戲美術外包公司。

這次采訪是她以前的同事李曉軍推動的。雖然成都很多中小型遊戲美術外包公司倒閉,但在招聘市場上,壹個合格的遊戲美術設計師仍然是各個美術外包公司和R&D公司爭奪的對象。

2020年也是手遊市場值得紀念的壹年。如果說疫情讓網遊行業快速增長,遊戲美術外包市場整體需求規模在擴大,經歷了壹年的飛躍和變化。隨著遊戲越來越精致,遊戲廠商對遊戲美術外包的要求也越來越高。

李曉軍告訴記者:“像惠玲這樣的遊戲美術外包品牌,包括很多業內人士,其實都是外包行業的老手。以前在成都是作為工作室出現的。”

“我知道我前期還是虧了兩三年多,但是老板能承受,這個就挺過來了。”從2012到2015,當大眾媒體聚焦成都成為手遊第四城的時候,遊戲圈的媒體上寫了大量的頭條:

這種唱衰壹直持續到去年年初,還好最後停了。在媒體看來,他們可能都死得差不多了,但也有媒體認為,他們中的壹部分已經長成大樹了,至少,他們沒那麽容易死。

退潮了,到處都是天然的泥沙。遊戲民工——為遊戲開發者工作的遊戲美術外包商的生存狀況如何?記者從遊戲行業的幾家廠商庫和通訊錄來源查詢到,到2020年9月,以前外包遊戲美術的企業,十家有九家已經消失。

成都僅存的大型藝術品外包商已經減少到不到20家。

“屈指可數。”從潮起潮落壹直在成都遊戲圈的從業者,可以說見證了整個市場的全過程。從事小遊戲開發的謝經理告訴記者:“大的只有幾個,比如夏爾、、天縱、魔域......哦,不,準確的說,可以算是大中型,團隊規模3500人,或者500人以上的只有兩家,分別是夏爾和淩華。

失蹤原因

消失的原因是他們接不到外包訂單。沒訂單的幾年前就死了,沒死的也轉行了。例如,其余的,要麽已經在夏爾和淩華擴展到500人的團隊規模,要麽正在拼命擴展!

通過翻看屈指可數的名片,搜索,詢問遊戲行業的朋友,相比成都2017的鼎盛時期,對於那些主要外包遊戲美術的公司來說,最大的變化就是官網沒了,官網變成了這樣:

三年前的這個時候,成都當地遊戲媒體曾報道過壹篇名為《遊戲美術外包現狀:中小外包商快速增長,無底線接單亂象叢生》的文章:

文中提到的藝美優副總裁劉翻譯說:“在成都,幾乎每個月都能聽到七八家藝術外包公司又開業了。”目前藝術外包公司超過150家。

根據招聘網查詢的信息,

不僅沒做美術外包,連公司名字都變了,公司官網也變了。

“也有壹些小公司出於避稅的原因,取消了原來的公司名稱,創造了新的頭銜,繼續做遊戲美術外包。”劉力的前同事李俊告訴記者:“壹個從維塔斯出來的股東,帶著幾個員工,做了壹個20人左右的外包團隊。在技術上,可以說是有壹些過人之處,甚至接到了網易的壹些外包訂單。這幾年公司雖然從幾個人住的窩棚搬到了天府三街的寫字樓裏,但幾個股東還是經常提心吊膽,有壹種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擔心。”接到網易遊戲美術外包訂單的美術外包商好於80%。這不是壹個很好的出路嗎?妳在擔心什麽?

李俊笑了:“這個妳不知道吧?”環球中心沒有找到茶館,我們坐在快餐店的座位上,點了壹杯咖啡。“中小公司在遊戲美術外包中無法生存的原因主要是接不到訂單。因為國內想外包美術的遊戲開發商多為頭部廠商,並不富裕,但更有利於控制成本、制作質量和進度。他們要把訂單給誰,要看乙方的技術實力、品牌和規模,也要看人脈。”

有時候大廠負責管理供應商的人換了,會導致美術外包商壹片混亂。

我明白了。經過李俊的詳細講解,我才明白,壹個藝術品外包公司如果不能規模化,是接不到大單的,但是如果規模化,風險也是很大的,因為如果管理和運營能力跟不上,很容易越界。很簡單。如果組建壹個壹兩百人的團隊,如果接單有失誤,就跟不上了。別的不說,工資鏈能支撐幾個月?

但原媒體談及低價搶單,甚至態度謙卑。“我們致力於為客戶提供超高性價比的美術設計服務,低於市場平均價格,做出精品”,這樣的廣告口號外包商敢給他們下訂單嗎?

遊戲美術外包變了。

就在這時,劉麗也出來接受采訪,來到環球中心和我們聊天。她順利通過了面試,淩華的HR對她的資歷非常滿意,希望能盡快上崗。劉謝了的舉薦,說:“聽說他們很快就要擴充兵力到壹千人。我要去上海和廈門開分店。我喜歡這樣蒸蒸日上的企業,就是壹個普通員工,也很有成就感。”

從騰訊、網易、莉莉斯、盛趣、西山居等遊戲頭部企業來看,美工外包已經成為主流選擇,至少有37%,壹些像黑悟空這樣制作精良的項目也壹直將遊戲美工握在手中,但從楊琦自述來看,場景、人物、道具也是外包的。

從前年開始,隨著整個遊戲行業的更新叠代,中型以上遊戲的投入已經達到了數千萬,類似大型遊戲的美術部分投入也是2000萬起步。

從而推動遊戲美術外包行業的發展。“這種漲潮並不意味著價格漲了多少。”成都遊戲圈“老戲骨”李曉軍告訴記者:“只是外包市場越來越大。我知道的壹些大廠,僅2020年招標額就將近6543.8+0億。”

蛋糕很大,問題是面粉不夠。熟悉各大美術外包公司的李曉軍說:“我所知道的是,遊戲美術公司HR現在正在瘋狂招人。因為招人越來越難,甲方的素質要求勢必水漲船高,朋友之間互相挖設計師的情況也屢見不鮮。這沒辦法。”

遊戲圈壹線員工有句話,中國的遊戲公司有壹流的美術,二流的程序,三流的策劃,四流的老板。關於這句話眾說紛紜,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過去十幾年遊戲行業的風風雨雨中,中國遊戲藝術的根基被夯實得很好,有規模化生產的優勢。

這讓我想起了富士康。不僅僅是傳統制造業造就了壹個大國。另壹方面,數字文化創意產業不就是另壹個龐大的制造業嗎?這也是全球遊戲美術外包公司大多在中國尋找合作夥伴的原因之壹!

最近業內壹個傳說,某大廠投資了成都壹家遊戲美術外包企業,企業要建立5000人以上的規模團隊,似乎是真的。

“這個消息還是震動了成都遊戲圈。”遊戲老玩家李曉軍告訴記者:“很多做研發的人都沒想到壹個玩遊戲的農民工會反撲。”

無論是好是壞,孰是孰非,關於遊戲外包和遊戲美術外包行業的市場報道,本號會隨時跟蹤報道,敬請關註!

應采訪對象要求,文中人名已改為化名,采訪對象言論未得到充分證實。只是壹家之言,不代表本號立場。請看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