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妳想看壹部激情視頻電影,請點擊這裏。
永遠的“冰川”
——訪著名軟件“冰川”的開發者黃鑫
摘自《防禦黑客》第八期
曾經有壹段時間“黑客”在中國被曲解:“黑客就是能用‘冰川’黑別人電腦的人!”隨心所欲知道這是外行人的玩笑話,但造成這種誤解的是“冰川”,壹款在國內網絡安全圈知名度和裝機量都名列前茅的軟件。這款優秀的網絡工具自問世以來就飽受爭議。爭議的核心在於,它既可以作為植入被攻擊端的特洛伊木馬,又可以作為網絡遠程管理的合法工具。“冰川”不僅是軟件名稱,也是其作者黃鑫的筆名。這個名字相當“酷”,容易讓人聯想到霜雪中寒冰下湧動的寒流。從“起源”開始,無數的“新秀”就在這個奔湧的“冰川”盆地裏,踏入了更廣闊的網絡安全技術世界。平心而論,Glacier及其開發者黃鑫應該在中國網絡安全技術發展史上占有壹席之地。今天,讓我們走近黃鑫,走進“冰川”。
在我的印象中,自然界的“冰川”是冰冷的,但坐在我面前的程序員黃鑫卻熱情洋溢,談笑風生。在北京盛夏壹個雨後清爽宜人的傍晚,我循著他對往事清晰的記憶,沿著“冰川”逆流而上,追根溯源...
“冰川”的由來
話題從黃鑫第壹次與電腦的親密接觸開始。1997年,黃鑫還是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壹名大三學生。真是難以置信。大壹大二的時候,他接觸PC不多。用他自己的話說,“有壹天,他宿舍最好的同學覺得是時候弄個電腦玩玩了,就湊錢買了個‘486’。”因為電腦受到“晚上十壹點斷電”的校規限制,兩兄弟再次湊錢在校外租了壹個小房子。玩電腦的頭幾天很“爽”。他們經常用壹張3英寸的軟盤在學校機房和個人機房之間傳遞信息。但沒過幾天,“病毒”就開始滋生蔓延,學校成了“病毒天堂”。那時候,黃鑫還是壹個不折不扣的大三新秀。他還不知道自己的電腦中了病毒,他煞費苦心地復制《NDD》、《PC Tools》和當時流行的遊戲。直到有壹天,電腦不正常工作了,他就瞎了,看不懂,就找好的“采購夥伴”幫忙。朋友看到後給他發消息:“妳染上了‘秋水’病毒!”。雖然黃鑫現在還無法驗證當時朋友們的判斷,但“秋水”這個詞卻永久地儲存在了他今天和明天那個時候如白紙般簡單的計算機知識“記憶”中。所謂前恥後勇,從此黃鑫從如何使用KV300、KILL等殺毒軟件清除病毒開始了全面的電腦知識學習。那輛“486”老爺車只能運行DOS,硬運行Windows95需要足夠的耐心,但黃鑫和他的夥伴們還是抵擋不住單機版《紅色警戒》的誘惑。為了順利地玩遊戲,並且自己解決問題和病毒,黃鑫決心徹底學習計算機知識!他最早是受到KV300恢復主引導區這個概念的啟發,從研究DOS磁盤引導區開始,從文件分配表到55AA扇區,壹步步把原來看似神秘的東西搞清楚。回憶起當時的經歷,黃鑫說:“是病毒的存在讓我覺得電腦有意思!”如果不是這個興趣,恐怕他也不會把自己所有的才華和精力都投入進去,也不會有壹份日後會影響別人自己生活的“工作”。
沒過多久,身為“中級菜鳥”的黃鑫不再滿足於用現成的軟件按壹個F'X '功能鍵就能自動修復系統。他開始使用debug,開始涉及匯編語言,很快就可以不用任何第三方工具手動還原引導扇區。不久之後,這個手動過程被壹個自編的組裝小程序自動實現,他在最初的補償中有了壹點成就感。至此,黃鑫在短短幾個月內完成了從“初級菜鳥”到“初級專家”的質變。此時,走在計算機知識道路上的黃鑫就像壹匹脫韁的野馬。任何成就都不能減緩他向更高技術水平的進步。正好大三下學期開了C語言課。黃鑫被C語言所能實現的匯編語言無法比擬的強大功能深深吸引。在壹位極具編程天賦的同學的鼓勵下,他開始了自己編程研究的重要轉型,重點是C語言。可想而知,他熟悉匯編語言,然後學習C語言可謂舉壹反三,很快就輕松上手了。但每每想到潛心編譯的辛苦就要“前功盡棄”,黃鑫的遺憾之情溢於言表,這也讓黃鑫深深體會到計算機知識的更新速度之快,讓求知者喘不過氣來。從大三開始如饑似渴地吸收計算機知識,為黃鑫成為壹名出色的程序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他開發了“冰川”等經典軟件。應該說,今天的“冰川”得益於那些年的知識積累,大學裏的知識積累是涓涓細流,匯成洶湧的“冰川”源頭。
初出茅廬的小規模試驗。
從大三下半學期開始,為了豐富自己的實踐開發經驗,黃鑫和擅長編程的同學聯系了鹹陽壹家公司,做了壹份無償的“兼職”。他們每個周末都從Xi安跑到鹹陽,為公司開發壹款工業電腦軟件。這種發展也充分發揮了他在DOS和匯編方面的專長。兩個人連續幾天開夜車,效率很高。原開發單位壹個月沒完成的工作轉給了他們。僅僅用了四天時間就搭建了壹個運行在DOS下的類似Windows的界面框架,然後只用了兩周時間就順利完成了所有的開發工作。雖然這個小項目不能和黃鑫將來參加的大型研制任務相比,但畢竟是第壹次工作實踐。人生每壹個有意義的“第壹次”都是值得紀念的。後來我才知道,這個工業電腦軟件在全國賣得很好,但是那兩個壹分錢都沒拿到的大學生卻是由衷的自豪和滿足。公司想讓他們留下來,但長期往返Xi和鹹陽之間不方便,於是黃鑫決定在母校“西電”附近的壹家軟件公司尋找機會。但每壹次面試,剛聽完他的推薦,對方就主觀判斷手頭這個還沒走出校門的年輕人既沒有工作經驗,也沒有特長,甚至懷疑壹個學生的責任心,這讓黃鑫很不高興,也很心寒。最後他以無所謂的態度采訪了我們學校壹個老師開的叫創富的小軟件公司的老師。他很明確地對對方說,“如果妳試用我壹兩個月,告訴我不能做什麽,我馬上就走,但如果妳連參觀的機會都不給我,那就太主觀了。”老師覺得有道理,就拿出壹個別人用Delphi編的程序,讓他修改。黃鑫不到半小時就輕松修好了,所以他被錄用了。正是這份兼職,對他以後的職業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出色的開發能力很快得到了這位老師的認可,從黃鑫畢業後被推薦到深圳的“中國科技發展研究院”工作。當時黃鑫在學校有和同學打架的記錄,畢業評價有些不利。他明明賺了就像西電老校友發展院老板面試他的第壹句話:“妳現在敢打嗎?”而黃鑫的回答還是很有個性的:“有什麽不敢的?”老板馬上笑了:“好,來找我們!”不久後,黃鑫得知老板曾是原“西電”散打隊的成員。原來他們的經歷和性格非常相似。老板也在黃鑫看到了自己。談到他們的友誼,黃鑫談了很多。兩人年齡差了整整壹輪,既是校友,也是上下級,更是忘年交的朋友。“他就像壹個大哥哥,多次在我有困難的時候無私地幫助過我。”黃鑫真誠地說道。除了感激,黃鑫更多的是發自內心的佩服他,認同他的人格魅力、敬業精神、駕馭企業發展的管理水平、市場行動能力,尤其是他敏銳的看人眼光。大四後半年,已經完成畢業設計的黃鑫開始在開發所工作。在隨後的壹年多時間裏,他的R&D水平不斷提高,期間參與了上市公司南寧百貨大樓MIS系統招標項目,標底10萬,歷時9個月。大約壹年後,他被借調到廣州尤克公司開發USB口令卡。這個項目有三個月的開發周期。第壹個周期是在模擬環境中完成產品測試。就在考前考後,面對壹家上海公司開出的明顯優厚的待遇條件,出於家庭生活的經濟困難和個人職業發展的長遠考慮,黃鑫第壹次做出了跳槽的決定。當時錢對他來說是個很現實的問題。但是公司的現狀和他自己的做人原則決定了不可能給公司提任何條件。在和“大哥”談及此事時,對方覺得很抱歉,表示非常理解。面對公司的挽留,黃鑫反復強調個人原因,對老板本人和公司表達了由衷的感激和不舍。直到今天,這兩個忘記了過去壹年的朋友仍然保持著真誠的友誼和密切的聯系。
他去了上海那家公司後,工作壹度還算滿意,公司承諾的待遇條件全部兌現。然而,三個月後,公司高層決定放棄黃鑫參與開發的項目。更糟糕的是,該公司不再看好整個行業的前景,決定扭虧為盈,這意味著黃鑫註定要再次跳槽。於是“冰川”第壹次來到北京。北京也是他壹直想來的地方,擁有全國最好的安全研究環境。不過,他現在工作的北京樂思信息技術公司是深圳樂思公司的分公司。看來黃鑫和深圳還是有緣的。至此,這條躁動不安的“冰川”由西向南再向東,最後流向北方。程序員黃鑫在北京相對穩定。
“‘特洛伊馬’和‘冰川夢’
大四提前完成畢業設計,有編程絕技。我不擔心我的工作。黃鑫似乎比我的同學更放松。所以我經常能在學校附近的網吧看到他。他已經在單臺電腦上掌握了加密和解密,有壹天他在網上萌發了“隱形欺騙”的想法。通過接觸當時非常流行的“博”“網諜”等後門程序,他更加受到啟發,將這個想法付諸實踐。因為他發現這些程序在功能實現上有局限性,比如當時的“netspy”只是壹個擴展的FTP客戶端/服務器程序,比較容易防範。相比之下,“博”要強大得多,但畢竟是舶來品。黃鑫覺得自己完全有能力開發功能更強大的工具,這也是提高自己網絡編程水平的好機會。Winsock之前並沒有提到缺乏必要的網絡測試環境,只是在這上面做了“補覺”。這時候,Delphi強大的控制功能就派上了用場,在開發建立網絡連接模塊時,大大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前期發展比較順利。網絡編程對於精通匯編和C語言的他來說自然不難。當他遇到壹個不熟悉的、令人費解的問題時,他就去請教編程水平高的同學。很快,壹個作為“冰川”雛形的可執行文件終於出來了,還沒等他說出名字,就在宿舍同學中測試。事情至此告壹段落,軟件只是在學生中玩玩。當時,黃鑫從未想過以簡單的名利開發動機發布這款軟件,但事情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中發生了變化。我去做“南寧百貨大樓”招標項目的時候,開發團隊裏壹個南寧本地的技術人員用了這個“冰川Beta”,大加贊賞。因為他接觸互聯網較早,對互聯網的廣泛影響有著深刻的認識,所以他強烈建議黃鑫在網上發布這個軟件。相比網上很多“* * *享受軟件”,這個軟件會很受歡迎。黃鑫被壹些話說服了,決定試壹試。這時才想起軟件還沒有正式命名。大家壹起幫忙想想。後來的辦法是打開金山詞霸,隨機輸入壹個拼音字母,看看有哪些單詞和聯想。最後在“流沙”和“冰川”這兩個詞中選出了“冰川”這個詞。這個後來廣為流傳的“酷名”就是這麽隨意的。但黃鑫現在感覺有點“手忙腳亂”:“冰封之下暗流仍在湧動”,這與《特洛伊馬》的特點頗為重合,也頗有些文學韻味。接下來的問題是上傳發布到哪個網站。南寧的同事先推薦了壹個叫“PCHOME”的網站,黃鑫自己在網上找了壹個“中國程序員網站”,於是兩個網站都掛出來了。
《冰川》上映後,反響熱烈。北方工業大學的兩個研究生先給黃鑫發了郵件。在稱贊“冰川”的同時,他們也希望結交朋友,以增進交流。當時,他們正在為電信部門進行壹個“遠程監控”項目。經過對比,他們認為“冰河”是同類軟件中綜合性能最好的。後來,壹大批企業網絡管理人員給他寫信,咨詢和討論技術細節,黃鑫無意中結交了許多朋友。“冰川”從在黃鑫的學校開發到1.0測試版正式發布都是英文的。他壹心想要盡快做出這個軟件,但是壹旦對外發布,問題就來了。壹位英語不好的網友給他來信指出:“作為‘冰川’的開發者,妳來自中國,主要針對中國用戶,為什麽不寫壹個‘中國版’呢?中國人有必要在中國本地化自己的軟件嗎?不會是為了炫耀妳的英語吧?”這句話提醒了黃鑫,他完全忽略了這個重要的問題。他壹點也不在乎網友的過激言論,壹周後就發布了《冰川》中文版1.1。但就在中文版發布沒幾天,又發生了壹件讓他覺得可笑的事情:他又收到壹封網友來信:“我用的是英文操作系統,沒有中文環境。可以出英文版嗎?”黃鑫不得不回信並耐心地告訴他之前有壹個英文版本。後來有人指出“冰川”的操作界面比較簡單,應該改進。這些信讓黃鑫覺得《冰川》同時也很受歡迎。為此他計劃在《冰川》中實現多語言環境支持,徹底“改頭換面”。當時正忙著“濟南百貨大樓MIS系統”的開發,不影響工作進度。他在業余時間將《冰川》升級到1.2版本,這裏需要特別提壹下。後來“冰川”直接從1.2升級到了2.0,而不是1.3、1.4、1.5等等,因為黃鑫發現他原來的軟件結構設計思路非常有限。除了增加了“鍵盤錄音”和“加載CACH密碼”等少數新功能,“冰川”2.0相比1原版最大的改進。x是整個程序結構的變化,尤其是操作界面,不再是上壹個版本的簡單升級,然後還有“冰川”2.1和2.2的改進版本。
作為這個著名的“特洛伊馬”軟件的開發者,黃鑫本人從來沒有用它“搞”過別人的電腦。從最初的開發到每次升級測試,都是在他學習或工作的網絡環境中進行的。然而,只有不到65,438+00次互聯網測試是通過OICQ在他的電腦上進行的。事實上,黃鑫本質上是壹個技術高超的程序員。他關註的是技術本身。當他看到自己純動機開發的軟件被別人用來達到不良目的時,只能感到無奈。在這裏,我自然會談到“冰川”停止升級和發展的話題,這是黃鑫本人不想過多提及的。《冰川》最終版本此時為2.2B,《冰川》已經“風靡全國”。“當時我突然覺得‘冰川’把大家引入歧途。我在技術論壇上發現,很多網友,尤其是剛剛迷上互聯網的很小的孩子,都深信‘用冰川就是黑客!’我敢說,使用‘冰川’的人,90%都是為了給別人種‘木馬’,或者是為了滿足虛榮心。其中只有不到65,438+00%是真正用於個人合法遠程控制或者對網絡編程技術本身感興趣,這讓我覺得‘冰川’已經失去了升級的意義,做下去也沒有意義,所以在2.2B終止了開發”這是黃鑫對這件事的敘述。其實他知道壹個真正優秀的程序員應該具備的第壹準則和社會責任感是什麽。然而,“冰川現象”的發展並不受其開發者自尊自律行為的影響。在朋友做的“特洛伊冰川”黃鑫個人主頁的技術論壇上,到處都是“冰川的黑機解決方案”的教學帖,有的帖子直奔“冰川的主密碼”主題。黃鑫看到,他懷著改進技術的良好願望建立的網站正在變成壹個。
在停止“冰川”的開發後,2000年底,黃鑫加入了知名網絡安全網站“安全焦點”(www.xfocus.org)。他把公司工作之外的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知名掃描儀“XSCAN”的開發升級和“安全焦點”的建設維護上。或許XSCAN的知名度沒有“冰川”高,但用過掃描儀軟件的人都會很熟悉。開發這種優秀掃描儀的最初想法是在2000年Tianji.com組織的黑客會議上提出的。幾個技術圈的朋友對他說:“冰川已經不訂婚了,妳得做點什麽?”壹個朋友建議他做壹個掃描儀,黃鑫覺得無論從自己的技術特長還是應用前景來看都是壹個好主意,於是回來就開始做,很快就做了壹個框架。在“安全焦點”幾個朋友提供的大量漏洞和編程資料的幫助下,開發進展順利。XSCAN的第壹個版本將很快在“安全焦點”網站上發布。下載量壹路攀升。後來隨著版本升級,支持插件、遠程操作系統識別等重要功能也逐漸實現。現在SXCAN的2.0版本即將推出。可以說,XSCAN是黃鑫繼《冰川》之後的又壹力作,從技術含量上來說,甚至超過了他的成名作《冰川》!現在,黃鑫在繼續升級XSCAN版本的同時,正專註於他在“安全焦點”中的壹項重要研發任務,即被形象地稱為“黑客陷阱”然後進行跟蹤分析的“蜜罐”(HONEYPOT)系統。攻擊者壹掃“蜜罐”,就會認為是沒有防備的“肉雞”。攻擊壹旦發起,其攻擊行為和手段的每壹個步驟和細節都是由單機版的“蜜罐”模擬的。“蜜罐”的發展意義在於擴大國內技術領域的認知度,從而吸引更多的人加入這項技術的研究。
從“冰川”到“XSCAN”,再到“蜜罐”,黃鑫壹步步探索程序開發的技術,積累了寶貴的經驗。現在,黃鑫正處於壹個優秀程序員的黃金時代,他充滿了朝氣和成熟。人們有理由期待他超越當年“冰河”的輝煌。
程序員黃鑫
黃鑫是廣東人,從他的外表很容易找到答案。因為父母長期在太原工作,黃鑫在太原出生,並在太原上高中。除了在南方短暫的幾年學習和工作經歷,26歲的他在北方生活了20多年。生活中,黃鑫喜歡交忠誠的朋友,初次接觸就很容易消除陌生感。不知他長期在北方的生活是否潛移默化地影響了他直爽、熱情、健談的氣質。
父母都是知識分子。嚴格的家庭教育使黃鑫從小學到高壹都是聽話的好學生,學習成績也總是名列前茅。但他父母的嚴厲教育也有些偏頗,要求黃鑫把所有的時間和精力都花在學校的書本上,課後所有正當的愛好都不鼓勵嘗試黃鑫。曾經有壹段時間,黃鑫迷上了書法和篆刻,但現在許多父母反對。用黃鑫自己的話說,他的父母擔心這些愛好會分散他的學習註意力。即便如此,充滿靈氣的黃鑫還是練就了書法和篆刻的基本功。後來,他按照父母的命令繼續努力學習,但他仍然不願意放棄自己的愛好,擔心自己不能有和同學壹樣多的課余時間。終於在我高壹的時候,父母因為工作調動回了湛江。被暫時“忽視”了很長時間的黃鑫,在幾個同學的帶動下,從調皮搗蛋的天性中釋放出來。在學校體育場和校外花鳥市場隨處可見他盡情玩耍的身影,打架成了家常便飯。放縱的結果是高壹第壹學期考試全班倒數第三。還好這種低落的狀態只持續到我回到湛江讀高三的時候。在父母的嚴格管理和高考的壓力下,我的學習成績很快上來,順利考上了大學。
在高考中,黃鑫的第壹選擇是報警。他從小就想當警察,年輕時喜歡戴“警察帽”。這是典型的、常見的男生心理特征的理想。高考和體檢成績都過了錄取線,無奈報名過線的人數遠遠多於錄取名額,沒有特殊關系,最終與這個理想失之交臂。但黃鑫仍然認為,如果他當年被錄取,他會是壹名優秀的警察,至少不會成為現在的程序員。也許在那個年代,黃鑫註定是壹名優秀的程序員,而不是壹名警察。現實中,這種“因錯而錯”的人生經歷比比皆是。今天的黃鑫不應該再有遺憾。他現在取得的成就足以說明他的大腦是為計算機技術而生的。其實壹切早已註定。
黃鑫因“冰川”而出名。他承認“冰川”給他的生活帶來了很多改變,他出名以及名氣間接帶來的物質利益。但最吸引他的是以“冰川”為媒介所打造的圈子內外的壹大批誌同道合的朋友,他視之為壹生所能享受的最大財富。喜愛金庸作品的黃鑫認同“網絡安全圈”和“武林圈”的諸多相似之處。同樣的主人就像森林和山脈。同樣的藝術是無止境的,學無止境的;同樣的人在江湖和從前在美國。
《冰川》也給黃鑫的生活帶來了許多意想不到的麻煩和幽默。網友們因為“冰川”而佩服他,甚至有人視他為“神仙”。在QQ上,他和壹位網友有過這樣的對話:
網友:“妳是‘冰川’嗎?”黃鑫:“是的。”網友:“妳現在能接入我的電腦嗎?”黃鑫看完之後差點暈倒!
還有壹次,黃鑫的個人防火墻經常發出警報,顯示有人在掃描它。起初,端口是“冰川”的默認端口7626。壹開始他並不太介意,但時間長了難免會煩,於是黃鑫就編了壹個偽“冰川”服務器,對方可以連續顯示自己的IP。然後他用消息回復功能告訴對方:“我是‘冰川’的開發者,請不要再打擾我了。對方可能不信,效果也不大。無奈之下,他打開了壹個簡單的telnet服務器程序,然後對對方說:“請telnet到XXX。XXX。XXX。我們談談吧!”這壹次,對方終於知道自己遇到了壹個“真人”,沒人敢回答。
如今,黃鑫很少談論“冰川”,甚至不喜歡談論“冰川”,因為在他看來,談論壹切與“冰川”有關的話題,是“英雄不提當年勇”的大忌,無異於“躺著吃舊書”。這是他無法忍受的,對於壹個程序員來說意味著創造力和想象力的枯竭。他現在最希望的是人們忘記“冰川”,或者忘記”。提起黃鑫這個名字,人們只會記住它是壹座“冰川”,就像作家不希望人們記住他的名著壹樣,不上進不創新,無法超越自己是他們最大的失敗。古希臘哲學家赫拉克利特認為世界上的壹切都處於不斷的變化之中,所以他說:“人不能兩次卷入同壹條河流”。在瞬息萬變的IT界,年輕的黃鑫不可能只開發壹個“冰川”。所以,誰也不知道“金”黃鑫“夏”什麽時候會“收劍淡出江湖”。
附:黃鑫關於“聲明‘冰川’開發已全面停止,‘特洛伊冰川’網站已正式關閉”的特別啟示;
聲明
非常感謝妳的關心。2000年4月17日“冰川”計劃開發全面停止,“特洛伊冰川”網站於2000年5月正式關閉。
《冰川》最終版本為2.2B版,其他高級版本未經本人同意,由他人用32位編輯器修改。所做的改動主要局限於版本號或作者等明文信息,並沒有增加功能。其實都是基於2.2之前的版本,但我不敢保證改版者沒有做過別的。
從2000年5月到現在,所有以“特洛伊冰河”“冰川”為名惡意修改他人頁面的人,以及2000年9月3日以後在任何壹個聊天室吹噓自己是“冰河”的人,都不是自己。
我個人認為技術研究的最終目的不是為了搞鬼,而是在自由開放的環境下發揮大家的特長,進壹步完善我們的系統和網絡,同時實現安全技術和安全意識的廣泛普及,讓大家在相互交流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種充分溝通的結果會使系統更加完善,網絡更加安全。簡單的打個比方,魔術的魅力在於,除了魔術師本人,幾乎沒有人知道它的細節,魔術師和觀眾的樂趣也就在於此。當大多數人都能解開謎團的時候,作為壹個魔術師,妳還會表演這個小把戲嗎?
我很少開QQ。如果妳有什麽事情,可以發郵件給我:hunxin @ 21cn.com或glacier@xfocus.org。歡迎隨時關註我們的“安全焦點”。是位於mand "\notepad.exe %1 "(指妳的Windows所在的目錄,如" c:\windows ")的鍵值。
④檢查HKEY _本地_機器\軟件\類\ EXFILE \ shell \ open \ command處的鍵值是否為" " %1" %* ",如果不是,請更正;
⑤刪除上面發現的可疑程序(默認文件名為目錄中的“kernel32.exe”和“sysexplr.exe”。如果“sysexplr.exe”因為正在運行而無法刪除,可以在步驟6)完成後立即刪除;
⑥如果是Windows 98系統,直接按兩下重啟電腦;對於NT系統,按激活任務管理器並結束kernel32.exe進程,然後重新啟動計算機。需要註意的是,修改註冊表後要刪除可疑程序,否則如果對方將“Glacier”設置為與EXE文件關聯,妳連運行REGEDIT的機會都沒有。另外,在修改註冊表的時候,妳可能已經啟動了與EXE文件關聯的“冰川”,而“冰川”在正常關閉的時候會再次修改註冊表,所以在Windows 98系統下重啟電腦是至關重要的壹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