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建築業的工程規模有了很大提高,相應的技術要求和難度也越來越大。項目的復雜性和不確定性使得項目成本管理越來越重要。然而,在傳統模式下,很難準確有效地管理項目成本。BIM技術的出現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就目前情況來看,BIM技術已經在建築行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並取得了壹定的成果。但在實際應用中仍存在壹些不可避免的問題,需要相關人員給予更多的關註,並在實際應用中不斷完善。只有這樣,才能充分發揮BIM技術的作用,進壹步提高工程造價管理水平。
1BIM技術的特點及功能分析
1.1 BIM的技術特點分析。BIM技術主要是基於信息數字化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然後通過三維建模將平面設計圖紙展示出來。這可以很清晰的體現出項目的各個環節,無論是施工驗收還是決策設計,都是在這種狀態下進行的,這也為各方溝通提供了很大的便利。例如,在建設項目中,由於參與方的工作和專業不同,容易產生沖突,最終影響整個項目的建設進度。通過BIM技術,可以很好地實現各方之間的有效溝通,提升整體管理水平。
1.2 BIM技術的功能。首先是模擬功能,可以提前模擬建築模型的各個部分,尤其是壹些容易出錯的環節。【1】因為這是計算機技術模擬施工,所以即使有錯誤也可以隨時修改,確定沒有問題後再進行練習,可以有效降低出錯率。此外,該功能還可以在設計安全通道的過程中模擬逃生路徑,從而設計出最合適、最合理的通道;然後是信息功能。BIM技術貫穿於項目成本管理的全過程,能夠全面反映項目的所有信息。同時,信息也是密切相關的。如果壹方發生變化,模型的其他方面也會發生變化。比如梁、柱的尺寸調整了,相應的裝飾和基礎構件也會發生變化。在實際施工過程中,經常會發生壹些不可預知的變化,BIM技術的信息功能可以很好的應對這些變化,也可以避免信息不壹致的情況發生。
2.工程造價管理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2.1沒有統壹的標準,管理理念非常落後。我國現行的工程造價定額模式正在向工程量清單模式轉變。隨著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各種新技術、新材料逐漸應用到建設工程中,這就需要合理的定額換算。但是,定額轉換的方式會導致工程造價的編制與實際情況產生偏差,從而促進定額轉換方式的轉變。那麽,在計劃經濟體制下,我國很多造價管理人員已經習慣應用固定價格管理模式。施工企業無法將內部的技術消耗和管理消耗與市場價格有效結合,難以報出符合市場需求、符合自身實際情況的準確報價。
2.2工程造價管理信息相對落後,各環節聯系不緊密。許多固定單價是在幾年前價格統計的基礎上確定的。雖然我國各地的成本管理部門會定期發布壹些彌補差異和調整系數,以達到合理的價格水平,但目前成本管理系統的應用和發展仍不夠成熟,無法得到有效改善,因而無法及時為成本管理人員提供所需的信息。[3]比如建築行業,其管理架構、數據信息化等項目的量化程度很低,這也是為什麽很多建築工程中的竣工工程數據沒有經過科學的分析、統計和收集,最終導致信息浪費的原因。就我國目前的投資管理而言,很多都是應用分階段的管理模式,也就是說各單位之間缺乏協調統壹的成本目標,也缺乏有效的溝通。此外,項目監理單位壹般僅限於對施工進度和質量的管理,很少涉及項目投資決策的分析。但在工程設計單位,由於缺乏合理的設計成本指標,在實際設計中非常保守,反過來增加了投資。
2.3現行定價模式的缺陷。項目成本管理運用科學的預防措施和手段,合理分配財力、人力和物力,最終在有限的資金下實現項目價值最大化。對於工程造價來說,最重要的三個因素是成本、數量和價格,因此必須合理控制。但在目前的造價模式下,有些信息只能在結算後才能獲得,準確的數據更不可能提前獲得,導致施工方難以有效控制造價,最終浪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2.4 * * *享受程度不足。各軟件公司的特點差異很大,但國內暫時沒有統壹的控制和測量標準。而工程量的計算會導致不同程度的差異,使得軟件之間的數據無法交叉傳輸,嚴重影響信息流。而且成本是直接附加在上面的,所以成本的準確性肯定會受到壹定程度的影響。再就是施工參與者的數據享受程度低,連續性還很差。由於工程設計和施工分屬不同的部門和單位,有些數據很難實時共享,也很難讓所有的數據所有者進行有效的協作和溝通,最終影響項目的協調和合作效率,造成大量的資源浪費。
2.5成本信息不夠準確,對各階段資金投入的分析也非常缺乏。工程量的計算非常復雜,不同的參與者對造價的認識和理解程度不同,不同的造價工程師計算出來的數據也會有所不同,最終導致造價信息不準確。那麽建設就是壹個綜合的動態的過程,目前的模型很難準確的分階段計算投資,這也是管理有效開展的嚴重障礙。此外,難以充分發揮投資資金的時間價值。
3BIM技術在工程造價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就目前情況來看,項目成本管理已經呈現出壹種全面控制的形式,難以有效控制風險和成本,而傳統的項目成本管理模式顯然難以有效滿足各方面的要求。BIM技術的出現大大緩解了這個問題。BIM技術在國外的應用早於國內,所以其應用經驗會更加豐富。國內最早將BIM技術應用於工程造價管理的城市只有上海、北京等少數幾個大城市。
3.1 BIM技術在工程投資中的應用分析。在項目建設前,相關人員可以通過BIM技術的仿真性和實用性特點,直觀地模擬出實際的工程量,然後將模擬的工程量與項目單位成本相結合,計算出整個項目的投資預算,為項目投資決策提供有力的數據支持。BIM技術可以將設計圖紙的內容整合到數據庫中,以供將來檢查、設計和施工。此外,我們還可以通過BIM技術的檢查功能和可視化模擬功能對圖紙進行檢查,從而更好地減少實際施工過程中的失誤,避免成本超出預算。
3.2BIM技術在工程建設過程中的應用分析。壹般情況下,項目的建設周期是比較長的,而在這個比較長的時間內,由於各種外部因素的影響,項目中產生了很多不確定因素,這個問題的存在嚴重影響了項目成本的管理模式。工程建設是壹個動態的過程,造價管理的設計範圍比較廣,比如材料、機械、人員等。如果合理應用BIM技術,相關人員可以通過BIM數據庫直接檢索和分析統壹類型的工程歷史數據,然後在此基礎上對在建工程進行科學準確的分析,最終實現工程造價的規範化管理。BIM技術還可以通過自身的虛擬碰撞檢查功能減少審核員的工作量,讓他們更及時的發現工程圖紙中的問題,有效降低變更和返工的概率。即使發生返工變更,也可以通過BIM技術及時調整工程造價。
3.3 BIM技術在項目竣工過程中的應用分析。BIM技術在項目的各個階段都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主要是因為在這些階段應用BIM技術產生的所有數據都存儲在BIM數據庫中,這些信息優勢對所有參與者都是透明公開的,所以在項目完成後可以在壹定程度上減少建設方和施工方的糾紛。
4BIM技術的普及對工程造價管理的影響分析
4.1對成本控制的影響。BIM技術的應用給工程造價領域帶來了認知和技術的升級挑戰,將徹底改變工程造價的各種行為模式,真正實現精細化造價管理,也能為建築行業註入新的活力。美國斯坦福大學CIFE的幾個效果,結合多個項目總結和BIM技術應用:(1)消除40%的預算外變更;(2)縮短工期和費用估算;(3)通過發現和解決問題降低合同價格。
4.2實現工程信息的透明和* * *享受。壹個完整的BIM模型包含了工程生產所需的所有信息,也就是我們所說的數據庫。BIM數據庫可以為工程各個階段的施工提供詳細的信息,這些信息也可以作為造價的依據,可以實現各部門之間的實時共享和同步,這也提高了信息的透明度,有效減少了各方在工程量上的爭議,也可以解決施工單位隱瞞工程量的問題。最終所有參與者都能得到壹個統壹的值。
4.3獲得準確數量的快速性和便利性。工程量可以直接從BIM模型中讀取,可以避免造價工程師繁瑣的工作,但是這項工作並沒有直接消失,反而成為了設計師的任務。在建模的初始階段,設計師必須定義添加組件的屬性,以充分顯示其規格和材料。那麽當建模工作完成後,量就自然生成了。雖然取消了造價工程師的計算任務,但其工作重心並不足以轉移到對成本控制要求更高的工作上,這不僅有助於造價工程師更細致地把握項目控制,也有助於加深其對項目成本控制方法的研究和理解。
4.4全面的成本控制。建立統壹的信息模型,可以保證所有參與者在同壹個平臺上,所有參與者也可以從自己的角度提出與成本控制相關的建議和方法,從而將成本控制提升到壹個更高的層次。此外,還能有效化解相關專業之間的矛盾,實時總結施工過程中遇到的各類問題,並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解決。BIM技術的應用可以將參與方變成壹個整體,從而更好地管理項目,充分利用資源。
5結論
綜上所述,項目成本管理非常重要,但是我國很多項目在這方面存在壹些不足,使得成本遠遠超過預算,容易造成浪費和資金短缺。BIM技術具有優化、可視化和模擬的優勢,其在項目成本管理中的合理應用效果顯著,不僅可以大大降低成本,還能有效提高項目成本管理水平。從客觀的角度來看,BIM和造價是相輔相成的,BIM技術對項目造價管理有著全面的影響,其中還有很多價值和潛力沒有被充分挖掘,需要相關人員進壹步的探索和挖掘。總的來說,BIM技術在項目成本管理方面有很多優勢,值得推廣應用。
更多工程/服務/采購招標信息,提高中標率,可點擊官網客服底部免費咨詢:/#/?source=bdz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