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股票大全官網 - 資訊咨詢 - 實地到店:汽車購置稅減半。4S店真的偷偷漲價了嗎?

實地到店:汽車購置稅減半。4S店真的偷偷漲價了嗎?

隨著5月31,國家購置稅減半政策的靴子落地,全國車市迎來壹片歡騰。

但沒過多久,壹張經銷商的微信群聊截圖在網上瘋傳。留言稱“將所有車型價格調回來,盡可能降低購置稅”,引來全國網友的陣陣香味。

國家減稅,4S商店漲價。這個套路是不是再次證明了“羊毛出在羊身上”?筆者以廣州為參照,為大家看壹看車市的價格事實。

首先,筆者來到了位於廣州白雲區的壹家東風本田4S店。以CR-V為例,1.5T城市版指導價為195800元,現優惠17000元,落地價194800元。與政策前相比,優惠減少8000元左右。

在廣汽本田,郝穎2.0L混動豪華版的指導價為22.98萬元,落地價在654.38+0.3萬元優惠的基礎上為23.5萬元,包含購置稅減半9500多元。

暗訪中從銷售口中得知,該車前壹兩個月優惠幅度達到654.38+0.8萬元左右,優惠幅度減少了5000多元。

無論從東風本田還是廣汽本田的店內探探,4S店已經悄然提價的消息都得到了證實。

這是行業普遍現象嗎?隨後,筆者暗訪了其他品牌的幾家4S店。

比如廣汽豐田,以我們走訪的雷淩185T豪華版為例,廠家指導價為129800元,6月限時優惠2萬多元。購置稅減半後為4682元,加上財務費和服務費,全落地價為115900元。

根據銷售反饋,在購置稅政策實施之前,雷淩等車型的優惠力度並沒有太大變化。主要變化是省去了壹半的購置稅(如上述雷淩車4000元以上),增加了“五年免費基礎保養”福利。

在另壹家廣汽豐田4S店,威蘭達2.0L兩驅豪華版指導價為20.08萬元,目前優惠6.5438+0.7萬元,全落地價20.2萬元。相比購置稅減半的政策,優惠幅度在2000元左右。

隨後,筆者走訪了廣州海珠區的壹家吉利4S店,以咨詢星月L尊享版的名義了解到,該車本身基本沒有現金優惠。即使實施購置稅後,落地價格的波動也不明顯,該車最終落地價格為1.7萬。

雖然目前優惠力度不大,但銷售透露,店內將推出618活動,給予大部分車型免購置稅優惠,促銷力度更大。

總的來說,目前確實有壹些品牌收緊優惠政策,漲價幅度從幾千元不等。

其實這樣的情況早就屢見不鮮了。還記得2020年4月,廣州出臺《促進廣州汽車生產和消費的若幹措施》,宣布補貼置換、指標競價、購買新能源汽車等。,總金額6543.8+0億元。

但筆者實際暗訪了壹家4S店鋪,發現4S店鋪在宣傳中威脅補貼1,000,實際上把原來的3萬優惠變成了2萬。再比如“補貼競價費1,000元”“新能源汽車補貼1,000元”。實際上,1,000元的補貼是對原有優惠的扣除。

即使面對如今的變相漲價操作,相關部門也很難監管,消費者也無法避免這樣的價格亂象。

從消費者的角度來看,4S商場暗箱提價,吃相難看牟利,實在不合理。

但是我們需要認識到壹個事實,價格的漲跌是由市場主導的,汽車的定價屬於廠家和4S店的市場行為。

經銷商縮小優惠的原因是我們普通消費者看不到的。

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的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汽車經銷商中,只有29.4%的經銷商實現了全年銷售目標,其中合資品牌和自主品牌的盈利經銷商占比不足50%,其余經銷商超過壹半處於虧損狀態。

2021汽車經銷商銷售目標完成情況(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即使整體利潤還在,很多經銷商日子也不好過。2021年,由於芯片短缺,經銷商利潤空間收窄,使得新車毛利率從2020年的1.3%提升至1.5%,但新車銷售價格倒掛現象依然存在。

換句話說,賣車的利潤其實並不高,甚至虧本。

相比之下,售後業務和金融保險業務貢獻了總利潤的70.9%,這就不難理解為什麽越來越多的4S店在賣車的時候捆綁了金融免息和基礎保養,有點吸引人了。

汽車經銷商整體利潤構成(中國汽車流通協會)因此,4S店在購置稅減免政策後借機降低折扣,以提高利潤率,減輕無利可圖商家的經營壓力是合理的。

另外,車價本身具有短期波動性,我們不排除這些經銷商會根據庫存情況、競品、市場熱情等因素再次降價獲利。

對於我們消費者來說,我們有主動選擇的權利,當然更願意選擇真誠對待消費者的4S店鋪。

盡管壹些4S商店正在漲價,但我們不能否認,2022年是近年來買車的最佳時機。

壹方面,汽車市場環境越是不景氣,涉及越多,廠家和4S店就會使出各種促銷招數;另壹方面,600億元購置稅的減免,帶來了燃油車最後的狂歡。新能源汽車也是如此,今年將徹底終止購車補貼。

這個時候,我們在購買新車的時候,就要擦亮眼睛,避免盲目消費。首先,貨比三家,選擇能獲得最大優勢的4S店是老生常談;

如果妳是壹個硬幣持有者,多關註價格動態。現在芯片供應復雜,價格有漲有跌。或者從網上看看實際成交價格,減少砍價時的心理落差。具體時間上,從以往的規律來看,月末多是沖動的關鍵時刻,討價還價的空間較大。

在簽訂合同時,我們需要記得在合同中寫下費用明細、服務承諾等信息,盡可能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雖然漲價的主導權在4S門店,但選擇權永遠在我們手裏。只要盡可能的避開坑,就能不斷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