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何明古鎮有它自己的蕭瑟含義。遠山隱隱,幹草茫茫,像壹幅中國古代水墨畫。
進入何明古鎮不需要買票,它建於唐朝開元年間,有1200多年的歷史。這裏曾經有很多經營中藥貿易的後人。同仁堂和珍元堂推動了全省乃至全國中醫藥事業的發展。這裏有壹個何明醫藥博物館,記錄了這些歷史供人們參觀。
古鎮保留了小橋流水的風格。許多建築、古道、古橋都是舊時代建造的歷史文化建築,至今仍保存完好。
鎮上有名的肉鋪沈,專做爛雞爛肉,問了問價錢。壞肉180元壹桶,壞雞150元壹桶。
雞和五花肉爛了以後,和鹵水壹起放在壇子裏。要兩三天才能嘗出來,蒸著吃,很好吃!很多人買。可惜過年的雞鴨魚肉還沒吃完,就沒買。
這只壞雞看起來顏色很好,很吸引人。估計壹桶肯定有壹整只。
那邊傳來壹股香味,炸蘿蔔砧板,小時候好吃,5塊錢給我兩個,我們就買了兩個。
外脆裏軟糯的蘿蔔。
何明古鎮最有名的年糕群看到了。在做手工年糕的同時,還賣年糕團。餡料是幹梅子,鹹菜,榨菜,但我們手裏還拿著蘿蔔砧板在吃。年糕團以後再吃。
以前喜歡在店裏買竹編器具,後來發現拿回家沒用,也沒地方放。我們習慣了超市買的廚具,我就看了壹眼,拍了張照片。
手工年糕10,4斤,那麽壹方疊就是10,不貴也不貴。買了4斤年糕放在背包裏,壹路背著,回去煎年糕,年糕湯,早餐,晚餐,午餐。
小橋上的路燈和招牌都掛著紅燈籠,體現著節日的氣氛。
小五房是壹座古老的建築。現在已經改成茶館了。早上到的太早了,還沒開門,所以沒能去參觀。
當我們到達這裏時,我們幾乎到達城鎮的盡頭,但是我們可以繞過這條河。有許多商店供我們四處逛逛。
早就聽說何明古鎮有壹種外國小吃叫楊梅酥,店裏的裝修也很洋氣。進去看看吧。它是與臺灣省人民合作後制造的。主人很好客,切了壹塊給我們免費試吃。看起來和吃起來都像鳳梨酥,裏面的鳳梨餡換成了暗紅色,酸甜的楊梅果餡。但是壹看,壹小塊花了16元,32塊錢買了兩塊。我覺得有點貴,所以最後沒有買。
壹路上看到了菱角烤花生。人們經常吃五香花生。我第壹次看到他們用荸薺和鹽水煮。
果酒,內含楊梅、金桔、玫瑰、桑椹等。,是壹小瓶18元。我們看著好玩,買了兩瓶帶回家。味道很甜,有點像酵素酒。
還有茶葉蛋,燉鴨爪,五香豆腐幹。
我們花了10元買了壹個碗。五香豆腐幹泡在湯裏,非常好吃。加壹些洋蔥在上面很適合我拍照。
這是綠豆糕。壹上午在老城區看到了很多小吃和小吃。
手工糖果種類繁多,老人壹直忙著做糖果。小時候的最愛,現在都不敢吃甜食了。
有的在爆米糕片,這是我小時候最愛吃的。
10元壹包,馬上買了壹包。
裏面黑黑的有芝麻。太好吃了!
我在泰山上見過壹個石敢當,它曾經站在壹個街角,起著驅邪的作用。壹般在壹些古鎮都能看到,在這裏又看到了。
壹些農村人在大會堂舉行宴會。萵苣和裝飾性的花和葉子都放好了。不知道上面放的是什麽燒烤。數數,應該有15桌。客人陸續來了,我們感嘆這還是農村熱鬧的過年。
哪家民宿或者茶館比較老派。壹株臘梅從墻裏伸出來,有壹股淡淡的香味,很美。
最後,我們又看到了年糕餃子。看那水靈靈的餡兒,幹薺菜,芝麻白糖,酸豆角末,幹大頭菜,幹鹹竹筍。我們點了壹份薺菜和壹份梅幹菜。
有鹹菜肉末,有筍幹,有榨菜,我們幾乎是挑剔的。最後我們要了壹份筍幹,壹份薺菜幹,壹張5元,壹共***10元。
薺菜餡是冬筍幹,年糕餃子軟糯,是小時候的味道。這裏也叫年糕餃子,做成大餃子的形狀。
筍幹和肉末比較好吃,餡料也很多。吃了壹路,晚飯都沒吃,吃了個飽。
最後實在忍不住了,還是買了壹桶爛肉回家蒸。我要吃兩個星期的肉!